教育教学
本科生统一实行按学院招生,一年级进行专业基础培养,第二年按照个人志愿分别进入环境科学、生态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5 个专业以及环境健康、国土空间规划 2 个新的专业方向中进行专业培养。
环境科学(四年制,理学)
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需求,设置多个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教学模块,包括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环境毒理与健康、区域环境过程与模拟等。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其适应在本校及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并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科研、教学、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环境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环境健康专业方向:环境健康是与医学部合作开设的交叉学科专业项目,旨在培养掌握环境科学、卫生统计学、生理学、病理学、环境地理学等基础理论,能胜任与环境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科学、医学、社会学等工作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生态学(四年制,理学)
立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改善、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及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涵盖多个学科(生物学、地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的专业基础,重视实验(包括室内与野外实验)和模型模拟,培养环保、农林业和规划等部门及企业从事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开发,生态规划与评估等方面工作急需的专门人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四年制,理学)
培养掌握地球表层系统运行机制,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掌握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能够承担国土整治、水土资源利用规划、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区域开发与资源管理等任务的高级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四年制,理学)
学习地理学、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及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培养能够承担城市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土地管理等任务的综合性人才。
国土空间规划专业方向:国土空间规划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首次在国内开办的交叉学科专业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从事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领域工作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城乡规划(五年制,工学)
培养城市与区域研究、城乡建设、土地利用、风景名胜、世界遗产、景观、旅游、建筑、房地产等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的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