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城市与环境学院沈泽昊教授领衔在英国皇家学会旗舰期刊Phil Trans B组织发表全球变化与野火研究专辑
发布时间:2025-04-18‘Novel fire regimes under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influences: impacts, ecosystem responses and feedbacks’.Philosophic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y, 2025, Vol.380, Issue 1924; Guest editor: Zehao Shen, Kate Giljohann, Zhihua Liu, Juli G. Pausas, Brendan M. Rogers
专辑包含1篇评论,13篇研究报告,2篇综述和2篇观点文章,共18篇文章,其中,中国作者贡献了4篇。针对当前全球野火活动剧增的现象,聚焦野火情势的全新动态,解析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植被特征互馈的多尺度火灾驱动机制,揭示不同生态系统和物种的火干扰响应。研究成果显示:冬季变暖和大气压异常加剧了火灾风险,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得火情管控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些过程的变迁正在瓦解不同生态系统原有的植物-野火反馈机制,引发植被演替,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自上而下的气候调控主导了北方林火的变化,而空间异质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驱动中纬度地区的火情;相较于火烧限制政策,各地传统的火烧实践和社区自治的管理模式更为有效;当前迫切需要针对全球变化下火灾新的特征制定适应性策略,而监测技术创新和应用对提升火灾影响评估和风险预测至关重要。面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不断升级的火灾风险,本期专辑凸显了跨学科研究和适应性应对策略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专辑评论归纳了近30年以来全球火情模式变化研究的进展(Shen et al. 2025),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北美(43%)、欧洲(14.8%)和澳大利亚(11.5%),主要由中国作者贡献的亚洲研究近5年激增;而多火的非洲和南美洲相关研究相对不足。北半球火生态研究最多的生态系统是地中海气候区的灌丛植被,而南半球研究最多的是半湿润稀树草原植被(图1)。
通过归纳本领域文献和本专辑内容,Shen et al.(2025)总结了火情模式变化的热点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前沿课题:
1)多时空尺度下火情模式变化的机理解析与综合预测;
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火情模式变化的尺度响应特征及阈值;
3)不同生物群区的植被状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火情模式变化的相对贡献;
4)植物从基因到生态系统不同层面对火灾动态的适应特征;
5)易燃类型与火敏感类型植被转换(包括碳源-汇转换)的成因及生态效应;
6)不同火情模式下植被恢复动态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7)现行防灭火政策与可燃物管理策略对未来火情的影响与风险;
8)将原住民知识及地方用火实践模式与火灾科学及生态系统管理相融合。
专辑全部论文可免费下载: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toc/rstb/2025/38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