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香港规划师学会赴我院交流座谈

发布时间:2025-04-14

4月10日下午,香港规划师学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交流座谈会在学院109会议室成功举行。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张绮薇、香港规划师学会上任会长及规划师注册管理局前主席李建华、香港规划师学会副会长黄舜浣、香港规划师学会理事乐晗宁、香港规划师学会理事及内地联络委员会联席召集人卢巧茵、香港规划师学会内地联络委员会会员陈雪盈及规划师注册管理局成员余烈锋一行来访。学院党委书记彭建教授、副院长曹广忠教授、王志恒教授,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前系主任吕斌教授、系主任林坚教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长春教授,刘涛长聘副教授、戴林琳副教授,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昊、副总规划师王鑫及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晨出席本次座谈。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耀华副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彭建教授代表学院对香港规划师学会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希望借此座谈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上的共识,持续拓展双方在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深度与广度。致辞结束后,彭建教授代表学院向香港规划师学会赠送了北京大学纪念品,张绮薇会长则回赠学会纪念品。

彭建书记致欢迎辞

双方代表交换礼物

随后,张绮薇会长从学会情况、注册管理局介绍以及过去活动三个方面对香港规划师行业情况展开了系统介绍。她指出,香港规划师学会自1979年正式成立、1991年获立法认可为法定专业机构以来,始终致力于提升规划专业水准与社会影响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学会积极加强与内地的专业联动,不仅深度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还连续多年组团出席在内地举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为两地规划界交流搭建了重要桥梁。为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学会已在深圳前海与广州南沙设立联络办公室,持续推动与内地在城市更新、区域协同发展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与经验共享。

张绮薇会长介绍学会发展情况

曹广忠教授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特色。他指出,学院根植于地理学这一文、理、工交叉并蓄的学科传统,已构建起多学科深度融合的研究与教学体系,并在规划领域持续发力、成果丰硕。学院教师长期活跃于国家与地方重大规划实践:吕斌教授曾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冯长春教授、林坚教授、陈耀华副教授为中国规划学会现任常委,为行业发展贡献了“北大方案”。他强调,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治理与建设挑战,多学科协同已成为破题之钥,这也是学院在规划领域影响力不断攀升的核心动力。

曹广忠副院长介绍学院发展情况

林坚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学院规划学科的发展脉络。他指出,“规划”作为学科名称自1975年首次提出至今已历五十载。1999年,在原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率先设立城市规划工科专业,并于2000年正式招收首届本科生,为国内规划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学院顺应国家战略需求,深度参与“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新兴学科的体系建设,为国土空间治理贡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方案。

林坚教授介绍学院规划专业发展情况

杨晨老师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未来工作思路。他指出,学院学生规模呈现三大特征:性别比例均衡、培养结构‘哑铃型’、文理交融。2024届毕业生未来发展道路多样,行业选择丰富,亦有同学赴港深造。未来学院将继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校友与行业资源对接,助力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发展。

杨晨老师介绍学院学生就业情况

王昊常务副院长介绍了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组建背景与发展定位。她指出,研究院前身为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2020年顺应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由侧重“大规模建设”转向强调“可持续治理与运营”,完成机构升级并更名。研究院以国土空间治理为核心,以社会经济与金融要素为重点研究对象,致力于打造“国家智库、北大平台、学科支柱”三位一体的高端创新基地。随后,副总规划师王鑫详解介绍了规划院过往工作思路和取得的系列成果。

规划院副院长王昊、副总规划师王鑫介绍规划院发展情况

在互动交流环节,香港规划师学会代表团聚焦两地规划师资格互认议题,表达了吸纳内地专业人才、深化行业协作的殷切希望,并就现行制度壁垒带来的挑战征询学院专家意见。吕斌、冯长春与林坚三位教授一致认为,推动资格互认具备现实可行性,可先行以学历层次、执业年限与专业能力等指标设定准入门槛,配套开展联合培训与学术互访,逐步打通制度通道,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广区域的城市治理输送高水平规划人才。

讨论交流环节

会议尾声,张绮薇会长再次感谢了学院的热情接待,并诚挚邀请北大师生赴港开展深入交流;彭建书记对深化港内两地规划领域合作寄予厚望,期待双方携手为城市可持续规划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张绮薇会长、彭建书记总结发言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撰稿、摄影| 林涵菲

审核 | 戴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