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博雅大学堂”云课程第220讲——植树还是种草:北方草原带的生态建设

发布时间:2021-11-26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50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获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认可。对于北方草原带来说,如何在气候变化加剧、人口和社会经济压力不断增大、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扩大等因素影响下做好生态建设?如何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从而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优化?

2021年11月25日,来自教学和科研一线的北京大学刘鸿雁教授“博雅大学堂”云课程第220讲,以“植树还是种草:北方草原带的生态建设”为题,向大家分享了扎根塞罕坝三十年,开展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原带植被地理和植被生态研究的成果。本次活动通过小鹅通、蔻享学术、凤岐茶社、微博、北大融媒体等平台进行转播。据不完全统计,本次讲座累积观看人数超过35万人次。

刘鸿雁教授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植被生态学与植被地理学。担任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讲座中,刘教授首先介绍了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历程以及自己与塞罕坝人共同成长的切身经历。接着,刘教授指出了塞罕坝的重要位置和塞罕坝生态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塞罕坝处于“两屏三带”国家生态屏障之一“北方防沙带”的中间位置,位于三北防护林华北区的核心,属于生态脆弱区,更是防沙和保水源的关键区域。对于塞罕坝为代表的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东段生态脆弱区如何落实宜林则林,刘教授基于植被地理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结果指出:坡度大于30°的陡阴坡和1400m以上的高海拔种树,低海拔阳坡和缓阴坡种草;大区域内森林覆盖一般不超过20%为宜。对于这一地区代表性的草原植被,刘教授也基于项目研究成果指出,区域尺度的草地退化的过程主要是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引起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减少,改变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而引起的;过量施氮并不能加快退化草地的恢复,施氮恢复草地的措施应该控制在氮饱和值以内;水分添加无助于重度退化草地的恢复;草地退化修复的关键是增加地表多年生草本植物覆盖。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指导,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获得网络献花、点赞等大量好评。

刘鸿雁教授在讲座中也着重介绍了在我社出版的《野外生态学实习指导》教材。《野外生态学实习指导》为野外生态学、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实习指导用书。全书系统地介绍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野外调查研究和监测的常用方法。与传统的野外实习指导不同的是,《野外生态学实习指导》更多地通过实习区——中国北方林草交错带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提出科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除可用作相关课程的实习指导用书外,《野外生态学实习指导》也可作为野外生态爱好者的工具书,同时还可以作为公众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塞罕坝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