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城环 · 交流丨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顺利完成2019牛津大学城市未来项目-全球领导力暑期培训课程

发布时间:2019-09-18

2019年8月18日至31日,2019牛津大学城市未来项目-全球领导力暑期培训课程在英国牛津大学Christ Church学院圆满完成,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华珍、张紫瑶、王锦浩、侯懿、张炜铖、李燕莹、邓涵朵等7名同学参与此次项目。

参加2019牛津大学城市未来项目-全球领导力暑期培训课程的北大同学们

 

该项目为两周密集课程,招收全球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及职业人士提供为期两周的密集学习, 整合英国高端学术、政府及产业资源,从政策、规划、法律、管理、经济及金融、技术、社会及文化层面深入了解国际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各个关键领域及最新趋势。

今年的主题是城市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和无人机(Drone)中的机遇和挑战。同学们不仅积极参与到由牛津大学及其它英国著名高校师资中相关领域的专家设立的讲座中,与城市管理和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士广泛互动,实地参访世界顶级建筑及城市规划公司总部及设计室、高校实验室和相关企业,还参与到自动驾驶技术主题研究和报告撰写中,全面培养和提升在城市统筹层面的国际视野及综合管理能力。

牛津大学Christ Church学院

No.1 学术课程与参访

为了给参加者以全面而坚实的学术背景,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课程和参访机会。来自学界(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政界(牛津郡政府、伦敦市交通部等)、企业界(汇丰银行、福斯特事务所等)的学者和专家们共为同学们带来八场讲座,内容涉及自动驾驶技术和无人机的技术进展、影响评估、自动驾驶技术与城市规划的交互作用、对于经济与商业的影响以及政府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中的工作等。

从学术讲座中,同学们了解到,目前英国学界对发展无人驾驶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对技术本身的提升上,还包括交通规划层面的移动性、停车场、公共空间的探讨,技术衍生的道德问题、公平性问题、环境问题的研究等,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和思路。

除了学术讲座,项目组还组织参访企业、高校实验室等,包括牛津当地的Street Drone无人驾驶企业,享誉世界的Foster+Partners事务所,PAMELA(位于UCL的研究步行环境改善的实验室)等,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识储备,也使同学们认识到英国密切的产学研联系使得学术研究向应用实践、生产转化变得更加顺畅。

在讲座和参访中,专家学者们从正反两面系统评述对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产生的收益和影响,从政府需求、企业研发、学界研究、金融投资等方面对自动驾驶技术及无人机的研究发展做出评估分析,培养了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每次参访及课程均设有提问环节,各个学校的同学都踊跃积极地提出富有思辨性的问题,而讲者也非常耐心完整地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讲座进行中

茶歇期间城环同学(刘华珍、侯懿)与学者交流

参观Foster+Partners事务所伦敦总部

No.2 分组研究报告

基于讲座和参访给予的知识储备,在导师和牛津郡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同学们就无人驾驶技术在牛津未来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潜力、收益评估和影响评估分组展开研究。全项目40余名同学根据专业背景和学术兴趣,分属于操作安全,城市规划、交通与政策,经济和财政三个专题,每一专题又根据子主题分成三到四个小组,就某一关切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同学们作为北大参加者的主力,积极投身于各自所在的研究小组,为研究课题贡献不可或缺的专业视角和学术力量。

在操作安全专题,李燕莹、张炜铖等同学基于无人驾驶技术运输安全的国际案例比较研究,对牛津的规划提出建议。研究小组选取瑞典的哥德堡作为牛津的对标城市,因为哥德堡已经将无人车纳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并且已在现实的道路中测试和运作的车辆。通过牛津与哥德堡的对比研究,研究小组提出未来城市交通的“乘客”不仅是人,自动驾驶汽车所产生的“数据”也将成为被传递的“乘客”。这些数据的流动将成为城市新布局的基础设施发展的依据,用于创造可靠、低延迟“数据高速公路”的光纤网络和5G微型基站等。未来的城市需要更多与数据有关的通信工具和智能交通系统架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悄发生着改变。

在城市规划、交通与政策专题,刘华珍、侯懿等同学则结合牛津市的交通发展政策,预测设计了牛津未来10年和30年交通系统的发展情景。研究小组根据功能和特性对不同区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对于商业区的道路,建议将自动驾驶汽车的停车场整合到现有的停车场;对于居民区的道路,建议当地政府限制停车空间并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对于历史区的主干路,则建议给行人和自行车提供更多空间。此外,研究小组建议在路旁设置更多的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的载客点。对于狭窄的道路,不建议对道路做过多的改动,路上的空余空间可以用作残疾人车辆的停靠点。该小组的研究为牛津郡政府未来纳入无人驾驶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经济和财政专题,邓涵朵等同学研究自动驾驶技术产生的开放数据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并评估牛津郡政府建立一个鼓励使用自动驾驶技术开发数据的创业公司的平台所需的成本。在广泛地收集了世界各国对开放数据利用的法律法规、运作案例、商业模式之后,他们从工业产业、金融、城市规划与管理、科研等多方面总结了自动驾驶技术开发数据能够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经济效益,并根据商业案例分析步骤,将建立开放平台的成本分配到不同步骤(如数据获取、数据管理、建立网站、实体空间、培训成本……)进行分析。最终该小组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开放数据能够产生的全部经济效益能够超过建立平台的成本。

在开展研究期间,项目组为同学们提供专门的工作坊以供交流,指导老师们为同学们的研究案例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议,还帮助研究小组与牛津政府进行沟通,并对最后的案例展示提供了改正意见。在最终的汇报会上,来自政府、当地企业界和学界的代表专家听取了各组的汇报发言,并就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同学们展开深入交流和沟通。汇报会的正式环境和问答环节考验了同学们的学术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对同学们的演讲水平、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都起到极大的锻炼作用。

同学们在工作坊积极讨论

最后,我们寻到了现代乌兰乌德人生活的痕迹。在此之前,老师和同学们不得不艰难跋涉过一段凹凸不平的湿地。许老师解释到,这里属于季节性冻土,存在着冬天上冻、夏天化冻的周期性冻融过程。在冻融循环中,土壤由于反复的冻胀收缩而塌陷,而草本植物的根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土壤,避免了土壤塌陷,最终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地貌。此外,许重阳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盐碱化土壤的指示植物——芨芨草属。芨芨草属植物喜生于地下水埋深1.5 米左右的盐碱滩沙质土壤上,当看到芨芨草时,多数可以判定此处的土壤发生了盐碱化。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一座半埋于地面的石磨。此石磨立于1956年,上面用梵语刻着佛教箴言。旁边是一片白桦林,教授介绍说,在当地习俗中,未出嫁的少女会在白桦树的枝条上绑上彩带,越多彩带证明遇到如意郎君的几率越大。

No.3 文化交流

本次暑期项目的主要活动地点是Christ Church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546年,是牛津大学众多学院中公认为最贵族化的学院,培养了许多地位显赫的名人, 包括13位英国首相),英国爱德华二世国王,荷兰威廉二世国王,17位主教,爱丽丝漫游记作者刘易斯?卡罗尔,政治哲学家约翰?洛克,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等。爱因斯坦1930年代也在此学习过。该学院也是电影哈利·波特在牛津大学的主要取景场所。学院建筑庄严华美,历史感浓厚,同学们在此更加深入地体验了牛津大学校园生活。

除了日常学习和研究外,项目组还先后组织同学们参观牛津和伦敦,重点参观两地的地标性建筑物和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阿什莫尔博物馆、白金汉宫、泰晤士河等;在牛津体验世界各地风味的餐馆,了解英国包容万象的饮食文化;参加各式当地文化活动,如英式晚宴、中世纪学院合唱仪式、酒吧社交、苏格兰舞蹈教学等,体验英国文化习俗和学习社交礼仪。同学们不仅与来自中国各个学校、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同学深入交流,还与牛津大学的师生们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

在Christ Church参加英式晚宴

参观伦敦金融街区

参观大英博物馆

No.4 收获与感悟

回顾两周以来的学习和研究生活,同学们感悟良多。

来自环境科学专业的刘华珍表示,除了英国,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大多正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以中国为例,截止至2018年12月,北京已开放了44条道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覆盖了城市,乡村和高速公路85%以上的交通情景。有了各国政府的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将更加顺利,未来可期。

来自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侯懿认为她最大的收获是深刻认知到一项新技术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以及如何科学、理性地评估其后续发展,进而根据现阶段掌握的信息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来自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李燕莹表示,虽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多的关注城市化遗留的问题,关于农民工、关于流动人口、关于城乡差距等等,但我希望中国城市的未来也会有关于世界前沿技术的探讨,在城市化问题中,涉及更多这些新技术能够解决旧有问题的研究。用新的技术解决过去遗留的城镇化问题,又何尝不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呢?

来自城乡规划专业的王锦浩表示,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此行还有一点点游客之外的收获——课堂上对“city”和“metropolis”的定义,不再是冷冰冰、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亲眼所见的“两个伦敦”。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是拥有近千万人口的世界级城市;作为欧洲金融心脏的伦敦城,则是一平方英里的“城中之城”。它们各司其职,高速运转,支撑着这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大都市。

来自城乡规划专业的邓涵朵表示,此次英国之行为城市规划的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地观察机会:观察广袤乡村的宗地形状,思考土地产权划分和乡村形态的关系;俯瞰牛津城,从当今的城市形态梳理小城发生、发展的脉络;通勤在大伦敦的新城和老城city of London之间,体会西方城市普遍的建城规律和明显的分区特性。能够来到近代城市化的典范之一和城市形态学集大成者所在的英国,实属非常幸运。

项目老师和参与项目的全体同学在Christ Church学院合影

在为期两周的项目期间,同学们除对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新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外,还与来自中英两国的老师、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深入体验了英国和牛津文化风情。同学们在研究工作中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也彰显了城环学院学生卓越的研究水平和综合能力,给项目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鲜的血液、多元的思维、超前的理念在古老的牛津碰撞交流,为这座富有历史底蕴的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友好合作再续美好篇章。

 

摄影丨项目组

资料提供丨张紫瑶 李燕莹 王锦浩 刘华珍 侯懿 张炜铖

文字丨邓涵朵

编辑丨陈宇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