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20-07-06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提名项目(1):

一、项目名称

村镇空间规划编制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提名者: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提名等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针对村镇区域空间规划缺位,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管技术体系不完善、村镇区域空间资源浪费严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等诸多问题,研究村镇空间规划编制理论体系、村镇尺度土地精细分类调查与综合评价技术、村镇区域全要素空间布局与结构优化技术、村镇空间规划智能化辅助设计系统等关键技术,为基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简单、实用、便捷的村镇空间规划模块化技术工具和应用系统,为提升基层管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创新点如下:

1. 构建了欠发达地区村镇空间规划编制的理论体系;

2. 形成了村镇尺度土地精细分类调查与综合评价技术体系;

3. 研创了村镇区域全要素空间布局与结构优化技术;

4. 开发了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智能化辅助设计系统。

四、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目录

1.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村镇空间规划的厘米级GNSS系统;专利号 ZL201320494669.1,权利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2.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坡形提取与识别方法;专利号ZL201510205111.0,权利人:重庆大学;

3. 软件著作: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与结构优化技术集成辅助系统V1.0,登记号2015SR285667,权利人:北京大学;

4. 软件著作:村镇区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与监测软件系统V1.0,登记号2014SRI19890,权利人:华南师范大学;

5. 软件著作:山地城镇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系统V1.0,登记号2017SR608141,权利人:重庆大学;

6.著作:村镇区域发展与空间优化:探索与实践,授权号ISBN:9787301273296,权利人:贺灿飞.毛熙彦等;

五、主要完成人及完成单位

(一)主要完成人

张孝成,排名第1,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负责研究总体框架搭建,组织开展行政协调,具体内容:1)提出了村规划编制与应用研究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思路;2)负责研究技术创新框架统筹工作;3)负责项目统筹及人才培养。

贺灿飞,排名第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作为项目第二完成单位-北京大学负责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具体内容:1)研究“居民点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置”耦合的村镇区域空间布局与结构优化技术;2)协助牵头单位完成典型示范基地乡镇空间规划综合数据库和乡村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开发了村镇区域空间规划辅助系统。

刘燕,排名第3,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规划监测所副所长,副高级工程师。负责具体内容如下:1)协助完成了欠发达地区村规划编制的理论体系构建;2)将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巴南区石龙镇、涪陵区义和镇、彭水县润溪乡、潼南区崇龛镇的示范研究。

赵耀龙,排名第4,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作为项目第三完成单位-华南师范大学课题骨干,构建了村镇空间规划建设信息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模式,简化了数据获取、评估与规划业务流转的过程;创建了村镇区域空间规划的模型库,开发了村镇空间规划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平台系统。

王锐,排名第5,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计划财务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完成了基于“生态安全限制”的村镇建设用地评价技术研究和山区耕地生态化整治关键技术。

文海家,排名第6,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完成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山区村镇区域发展建设评价技术研究,构建了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基于“生态安全限制”的村镇建设用地评价技术方法。

刘方,排名第7,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将课题成果成功应用于秀山县清溪场镇大寨村、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丰都县江池镇观塘村等村规划编制。

王彦美,排名第8,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规划监测所职员,副高级工程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将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巴南区石龙镇、涪陵区义和镇、彭水县润溪乡、潼南区崇龛镇的示范研究。

江汶静,排名第9,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规划监测所职员,工程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将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巴南区、大足区、涪陵区等多个村规划的编制。

张正栋,排名第10,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完成了村镇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与监测应用系统的研发,提出了基于“规划实施耦合度”的规划实施监测技术,构建了一套适合村镇空间规划的实施监测指标体系。

毛熙彦,排名第1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村镇体系评价技术和村镇区域空间优化技术体系,完成了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导则,参与开发村镇区域空间规划辅助系统开发。2)协助牵头单位完成了典型示范基地的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和规划辅助系统应用。

杨凯,排名第12,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调查监测技术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组织并完成了重庆市国土资源GNSS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在复杂山区地形起伏大、覆盖面积广的基准站建立方法,提出了动态区域实时确定坐标转换参数方法。

汪鹏,排名第13,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规划监测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将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巴南区石龙镇、涪陵区义和镇、彭水县润溪乡、潼南区崇龛镇的示范研究。

何汇域,排名第14,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规划监测所职员,助理工程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将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巴南区、大足区、涪陵区等多个村规划的编制。

罗明,排名第15,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规划监测所职员,工程师。具体参与内容如下:将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巴南区、大足区、涪陵区等多个村规划的编制。

(二)主要完成单位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排名第1,作为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申报并完成了重庆市村镇空间规划编制研究等一系列课题。主要贡献如下:

1.协调各单位及部门开展研究,凝练关键技术,形成了项目的核心研究成果;

2.承担了研究的调查工作,提出了村镇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内容体系;

3.在村镇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与应用推广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平台,为示范推广提供了协调和平台保障;

4.积极组织相关课题及技术成果的验收、鉴定等工作,为区县培养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者,提升了村镇空间规划实施及管理水平。

北京大学,排名第2,作为项目的第二完成单位,积极配合牵头单位进行“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技术集成示范”课题关键技术研发工作。主要贡献如下:

1.协助完成了村镇空间规划和结构优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系统研究;

2.研制了“居民点-产业-基础设施”耦合的土地利用绩效评估技术;

3.协助完成了典型示范基地乡镇空间规划综合数据库和乡村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开发了村镇区域空间规划辅助系统。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排名第3,作为本项目的第三完成单位,积极配合牵头单位进行课题关键技术研发,并参与了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主要贡献如下:

1.参与了村规划编制部门衔接、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的整合,为《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村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渝规发〔2016〕66号)等文件的出台提供了技术支撑;

2.运用本项目主要创新点进行成果转化,在重庆市南川区、秀山县、丰都县等村规划实践运用。

华南师范大学,排名第4,华南师范大学作为项目的第四完成单位,积极配合牵头单位进行“村镇区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与监测平台研发”课题关键技术研发工作。主要贡献如下:

1.完成了村镇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与监测应用系统的研发,构建了一套适合村镇空间规划的实施监测技术体系;

2.开发了村镇空间规划技术集成与应用平台,构建了村镇空间规划建设信息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模式,实现了村镇空间规划各类系统功能的集成。

重庆大学,排名第5,重作为项目的第四完成单位,积极配合牵头单位进行“基于生态安全的村镇区域发展建设技术”课题关键技术研发工作。主要贡献如下:

1.协助完成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山区村镇区域发展建设评价技术研究,

2.形成基于“生态安全限制”的村镇建设用地评价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