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教师姓名 | 题名 | 文献来源 | 
    
     | 1 | 曹广忠、刘涛 | 中国省区城镇化空间格局与驱动力演变 | 城市发展研究 | 
    
     | 2 | 曾辉 | 氮添加对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叶片氮重吸收过程的影响 | 生态学杂志 | 
    
     | 3 | 曾辉 | 藏北高山嵩草草甸群落特征及生产力对模拟增温幅度的响应 | 生态学报 | 
    
     | 4 | 曾辉 | 樟子松人工林细根生产、周转和碳归还对施氮的响应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5 | 曾辉 | 樟子松人工林细根生产、周转和碳归还对施氮的响应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6 | 柴彦威 |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郊区就业者工作与通勤行为特征研究——以上地信息产业园为例 | 人文地理 | 
    
     | 7 | 柴彦威 | 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 
    
     | 8 | 柴彦威 | 大城市郊区居民通勤模式对健康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天通苑为例 | 地理科学进展 | 
    
     | 9 | 柴彦威 |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体征诊断指数构建与计算——以上海市为例 | 地理科学 | 
    
     | 10 | 柴彦威 | 集成多源地理大数据感知城市空间分异格局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 11 | 陈彦光 | 信阳地理位置特征和经济发展约束分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2 | 陈彦光 | 基于Euler公式的无尺度分布Gini系数估计公式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3 | 陈耀华 | 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内涵及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对策研究 | 中国园林 | 
    
     | 14 | 邓辉 | 人地关系视角下明清时期京津冀平原东淀湖泊群的时空变化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15 | 方精云 | 我国草地面积有多大? | 科学通报 | 
    
     | 16 | 方精云 | 论草牧业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 | 科学通报 | 
    
     | 17 | 方精云 |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 科学通报 | 
    
     | 18 | 冯健 | 北京社会空间重构(2000-2010) | 地理学报 | 
    
     | 19 | 冯健 | ICT对城中村居民居住和就业迁移空间的影响——以北京5个城中村调查为例 | 地理科学进展 | 
    
     | 20 | 冯健 | 欠发达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阜阳为例 | 城市发展研究 | 
    
     | 21 | 冯长春 | 京津冀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差异化驱动力研究 | 城市发展研究 | 
    
     | 22 | 冯长春 | 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23 | 贺灿飞 |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中国城市空气污染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 24 | 贺灿飞 | 邻近性与中国企业出口市场的地理扩张 | 世界地理研究 | 
    
     | 25 | 贺灿飞 | 深圳市污染型企业环境行为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微观视角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 
    
     | 26 | 贺灿飞 | 金融地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 经济地理 | 
    
     | 27 | 贺灿飞 | 贸易保护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经济地理 | 
    
     | 28 | 贺灿飞 | 环境规制与中国城市工业SO_2减排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 29 | 贺灿飞 | 外资企业出口溢出与内资企业的出口市场开拓 | 地理研究 | 
    
     | 30 | 贺灿飞 | 贸易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分工与工业污染排放 | 地理研究 | 
    
     | 31 | 贺灿飞 | 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 | 地理研究 | 
    
     | 32 | 贺灿飞 | 中国新企业成立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以金属制品业为例 | 地理研究 | 
    
     | 33 | 贺灿飞 | 中国出口产品地区专业化 | 地理科学进展 | 
    
     | 34 | 贺灿飞 | 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的技术关联研究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 
    
     | 35 | 贺灿飞 | 集聚经济、政策激励与中国计算机制造业空间格局——基于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 地理科学 | 
    
     | 36 | 贺灿飞 | 大型企业增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 城市发展研究 | 
    
     | 37 | 贺灿飞 | 集聚类型与中国出口产品演化——基于产品技术复杂度的研究 | 财贸经济 | 
    
     | 38 | 贺金生 |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地下生物多样性:进展、问题与展望 | 生物多样性 | 
    
     | 39 | 贺金生、唐志尧 |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现状评估 | 生物多样性 | 
    
     | 40 | 吉成均 | 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地植物叶片肾型和哑铃型气孔器气孔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西北植物学报 | 
    
     | 41 | 吉成均 | 我国东部典型森林木本植物的气孔特征及其对氮添加的响应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42 | 李本纲 | 东亚硫酸盐及黑碳污染特征数值模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 43 | 李本纲 | 偏振遥感新方法地理应用探索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 地理学报 | 
    
     | 44 | 李双成 | 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都市区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特征综述 | 资源科学 | 
    
     | 45 | 李双成 |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 | 中国土地科学 | 
    
     | 46 | 李双成 | 基于传递媒介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47 | 李喜青 | 污水中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优化及验证 | 环境科学 | 
    
     | 48 | 林坚 | 区域—要素统筹: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 | 中国土地科学 | 
    
     | 49 | 林坚 | 2017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8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分报告 | 中国土地科学 | 
    
     | 50 | 林坚 | 2017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8年展望 | 中国土地科学 | 
    
     | 51 | 林坚 |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分析 | 中国土地 | 
    
     | 52 | 林坚 | 景观演化特征指数及其应用 | 地理科学进展 | 
    
     | 53 | 林坚 |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 | 城市规划 | 
    
     | 54 | 刘耕年 | 天山末次冰期以来干旱化过程的冰川证据 | 冰川冻土 | 
    
     | 55 | 刘鸿雁 | 植物属性地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地理科学进展 | 
    
     | 56 | 刘涛 | 中国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制 | 地理研究 | 
    
     | 57 | 马建民 | 博斯腾湖流域大气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干沉降通量及来源 | 环境科学 | 
    
     | 58 | 蒙吉军 |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黑河中游水资源脆弱性研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 59 | 蒙吉军 | 黑河中游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时空分异 | 干旱区研究 | 
    
     | 60 | 蒙吉军 | 基于绿洲灌区尺度的生态需水及水资源配置效率研究——黑河中游案例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61 | 彭建 | 基于地表湿润指数的农牧交错带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为例 | 应用生态学报 | 
    
     | 62 | 彭建 |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扩展与空间关联测度 | 地理研究 | 
    
     | 63 | 彭建 | 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策略 | 地理学报 | 
    
     | 64 | 彭建 | 鄂尔多斯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 | 地理科学进展 | 
    
     | 65 | 彭建、王仰麟 | 自然资本科学和决策实践:宜居城市和可持续发展——2018年自然资本项目年会述评 | 生态学报 | 
    
     | 66 | 彭建、王仰麟 | 自然资本科学和决策实践:宜居城市和可持续发展——2018年自然资本项目年会述评 | 生态学报 | 
    
     | 67 | 彭建、王仰麟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以深圳市茅洲河流域为例 | 生态学报 | 
    
     | 68 | 彭建、王仰麟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以深圳市茅洲河流域为例 | 生态学报 | 
    
     | 69 | 朴世龙 | CMIP5模式对未来升温情景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预估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 70 | 朴世龙 | 地理系统模型研究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 
    
     | 71 | 阙维民 | 论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科学理性管理 | 中国园林 | 
    
     | 72 | 宋峰 | 文化景观引发的世界遗产分类问题 | 中国园林 | 
    
     | 73 | 宋峰 |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 城市发展研究 | 
    
     | 74 | 唐志尧 | 航空航天遥感在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的应用 | 生物多样性 | 
    
     | 75 | 童昕 | 中国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空间优化 | 中国环境科学 | 
    
     | 76 | 童昕 | 全球纺织服装循环经济产业链研究 | 生态经济 | 
    
     | 77 | 童昕 | 中国电子废物的地区间流动 | 地理科学进展 | 
    
     | 78 | 童昕 | 无锡光伏产业链中的全球-本地联系 | 地理科学 | 
    
     | 79 | 童昕 | 基于EPR的手机逆向物流空间分析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80 | 王红亚 | 湖泊(水库)沉积物分析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运用 | 地理科学进展 | 
    
     | 81 | 王少鹏、唐艳鸿 | 中国草地和欧洲木本植物返青期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基于生存分析的研究 | 植物生态学报 | 
    
     | 82 | 王少鹏、唐艳鸿 | 中国草地和欧洲木本植物返青期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基于生存分析的研究 | 植物生态学报 | 
    
     | 83 | 王娓 |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胞外酶活力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潜在碳矿化的影响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84 | 王娓、曾辉 | 氮添加对内蒙古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 植物生态学报 | 
    
     | 85 | 王娓、曾辉 | 氮添加对内蒙古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 植物生态学报 | 
    
     | 86 | 王学军 | 基于高精度清单的京津冀机动车控污政策研究 | 中国环境科学 | 
    
     | 87 | 王仰麟 | 中国自然地域分区研究前沿与挑战 | 地理科学进展 | 
    
     | 88 | 吴必虎 |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 | 旅游学刊 | 
    
     | 89 | 吴必虎 | 遗产活化、原址价值与呈现方式 | 旅游学刊 | 
    
     | 90 | 吴必虎 | 国际游客对中国的地理想象构建与旅游动机 | 旅游学刊 | 
    
     | 91 | 吴必虎 | 身份认同视角下中国背包客的目的地选择偏好研究 | 旅游学刊 | 
    
     | 92 | 吴必虎 | 比较视野下旅游定义及其内涵的再思考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 93 | 吴健生 | 中国DMSP-OLS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饱和校正研究 | 遥感学报 | 
    
     | 94 | 吴健生 |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生态学报 | 
    
     | 95 | 吴健生 | 基于HJ-1影像和环境变量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以深圳海域为例 | 海洋环境科学 | 
    
     | 96 | 吴健生 | 景观生态风险研究进展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框架:ESRISK | 地理学报 | 
    
     | 97 | 吴健生 | 水体景观可视度对住宅地价溢出效应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98 | 许学工 | 国际海洋保护区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海洋环境科学 | 
    
     | 99 | 于佳鑫 | 资助制度促进了研究生的学业表现吗?——一项基于北京大学的校本调查研究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 100 | 张照斌 | 对烷氧基苯酚类物质(p-AOPs)的雌激素活性 | 环境科学学报 | 
    
     | 101 | 赵鹏军 | 职住平衡概念与测度方法研究进展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02 | 赵鹏军 | 通勤成本对居民迁居意愿的影响——基于北京市地铁调价引发的迁居需求研究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03 | 赵鹏军 | 存量用地背景下填充式开发研究综述 | 国际城市规划 | 
    
     | 104 | 赵鹏军 | 成功还是失败? 荷兰50年城镇化政策回顾 | 国际城市规划 | 
    
     | 105 | 赵鹏军 | 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 地理科学进展 | 
    
     | 106 | 赵鹏军 | 土地集约利用对可持续城市交通的作用:基于国际文献理论分析 | 城市发展研究 | 
    
     | 107 | 赵鹏军 | 基于多源LBS数据的职住平衡对比研究——以北京城区为例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08 | 赵鹏军 | 我国居民住宅建筑生活能耗差异性调查研究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09 | 赵鹏军、彭建 | 雄安新区:如何建成生态与创新之都 | 地理研究 | 
    
     | 110 | 赵鹏军、彭建 | 雄安新区:如何建成生态与创新之都 | 地理研究 | 
    
     | 111 | 赵昕奕 |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季风区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的影响评价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12 | 朱晟君 | 从“空间”视角看海洋科学综合发展新趋势 | 科学通报 | 
    
     | 113 | 朱晟君 | 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 金融发展研究 | 
    
     | 114 | 朱晟君 | 市场相似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的空间演化路径 | 地理研究 | 
    
     | 115 | 朱晟君 |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传承与创新:青年学者的责任 | 地理研究 | 
    
     | 116 | 朱晟君 | 制造业重构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转向 | 地理科学进展 | 
    
     | 117 | 杨小柳 | 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异因同果性:认知的回顾 | 水利学报 | 
    
     | 118 | 刘涛 | 对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动的结构分解和讨论 | 南方人口 | 
    
     | 119 | 胡兆量 | 经济地理面貌变化三特征 | 经济地理 | 
    
     | 120 | 王娓 | 樟子松人工林细跟生产,周转和碳归还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21 | 方精云 | 迎接草牧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半壁江山的时代 | 科学通报 | 
    
     | 122 | 方精云 | 植物化学计量学: 一个方兴未艾的生态学研究方向 | 自然杂志 | 
    
     | 123 | 方精云 | 贵州月亮山不同演替阶段亮叶水青冈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 植物生态学报, | 
    
     | 124 | 刘耕年 | 喜马拉雅山亚东‒康马段现代冰川平衡线高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 125 | 阙维民 | 国际历史地理学研究动态——第17届历史地理学者国际研讨会召开 | 地理学报 | 
    
     | 126 | 阙维民 |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时空解读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 127 | 阙维民 | “北京中轴线”项目申遗有悖于世界遗产精神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 128 | 唐志尧 | 航空航天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的应用 | 生物多样性 | 
    
     | 129 | 曹广忠 | 城镇化背景下农地所有权认知与承包地退出意愿 | 城市发展研究 | 
    
     | 130 | 刘涛 | 大城市边缘区居村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 131 | 张家富 | 
 | 
 | 
    
     | 132 | 童昕 | 钢铁工业技术转型与区位变迁 | 经济地理 | 
    
     | 133 | 彭建 | 基于“功能节点—关键廊道”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深圳市为例 | 地理科学进展 | 
    
     | 134 | 彭建 | 基于PSR框架的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化敏感性评估 | 地理科学进展 | 
    
     | 135 | 吕斌 | 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中的风貌管控——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 商业经济研究 | 
    
     | 136 | 曹广忠 | 城镇化背景下农地所有权认知与承包地退出意愿 | 城市发展研究 | 
    
     | 137 | 赵鹏军 | 我国小城镇聚落形态的测定及其规律 | 城市发展研究 | 
    
     | 138 | 林坚 | 北京城市居住用地扩张模式研究 | 城市发展研究 | 
    
     | 139 | 柴彦威 | 日本的生活圈研究回顾与启示 | 城市建筑 | 
    
     | 140 | 蒙吉军 | 2000—2015年黑河流域中上游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141 | 吴必虎 | 景观空间尺度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及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研究 | 人文地理 | 
    
     | 142 | 李双成 |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趋势展望 | 中国土地科学 | 
    
     | 143 | 程和发 | 环境介质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环境化学 | 
    
     | 144 | 赵鹏军 | 基于位置服务数据的城市活力研究——以北京市六环内区域为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 145 | 刘涛 | 大城市边缘区居村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 146 | 柴彦威 | 社区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的时空间匹配研究——以北京清上园社区为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 147 | 彭建 | 区域生态效率研究进展 | 生态学报 | 
    
     | 148 | 曾辉 | 人工纳米颗粒输入对稻田土壤Cd形态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环境工程学报 | 
    
     | 149 | 楚建群 | 应对城市非正规性:城市更新中的城市治理创新 | 规划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