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物
育人先锋 | 刘鸿雁:“带活了课堂”的生态学家
发布时间:2024-09-06编者按
2024年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推荐宣传系列活动结果揭晓,经校工会组织推荐、报送,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城市与环境学院刘鸿雁、工学院宋洁、哲学系(宗教学系)刘哲、法学院潘剑锋、附属小学李颖荣获“教书育人先锋”荣誉称号,电子学院王兴军、校团委户国栋荣获“管理育人先锋”荣誉称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王肖群、餐饮中心洪波荣获“服务育人先锋”荣誉称号。
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推荐和宣传活动是根据《北京教育系统教职工职业发展多维助推方案(2022—2025)》(京教工发〔2022〕3号),由北京市教育工会开展的。
为喜迎第40个教师节,工会公众号将陆续推送10位教师的模范事迹,希望通过宣传这些育人先锋典型,进一步引导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在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鸿雁 教书育人先锋获得者
刘鸿雁,男,1968 年 9 月出生,湖南省茶陵县人,中共党员, 汉族,理学博士,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任教,北大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塞罕坝国家站副站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植被恢复与固碳耗水”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讲的《植物学》课程获得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曾获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和奖励。
刘鸿雁教授 1992 年留校任教,三十多年来潜心教学,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开展多元课堂探索,加强科教融合培养人才,被学生赞誉“带活了课堂”。
探索多元课堂,开设“经典好课”
2011 年,生态学独立为一级学科,2017 年北京大学生态学首批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科的发展对生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刘鸿雁曾经主讲和参与讲授生态学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公选课等不同类型课程,教学中注意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循序渐进讲授。大一的“生态学基础与应用”课程结合应用实例引导新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大二的“植物学”课程讲授植物分类和植物地理的基础知识;大三的“生态学与自然地理学前沿”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学科发展前沿;大四的本科毕业论文则带领学生体会科学研究全过程。
本科专业基础课“植物学”,其中的植物分类内容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但对很多学生而言,学起来很吃力。“植物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不是完全的理论课,有感性的认识是最重要的。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燕园由此成为了“植物学”的第二课堂, 近距离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也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置身自然的所见所闻紧密结合。但校园内的环境会受到花期、时令、生长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每年上课的时间、地点都有所不同。为了使实地观察更有效,他每次课前都会提前踩点,尽量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在教学楼附近的区域进行观察,减少对课后时间的占用。
疫情期间,该课改为线上进行,实地授课遇到障碍,他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自己寻找和购买花木,在镜头前讲解和解剖植物,让学生们在电脑屏幕前也能够获得与实地观察相近的体验。这样的线上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好评,该课因此获得“北京大学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奖”,同时也带动了教学模式的革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其主讲的“植物学”课程已成为北大经典好课,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加强科教融合,助力学科发展
刘鸿雁一直致力于推动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怎样往传统的东西里加入新的内容,结合学科前沿知识找到让学生觉得有意思、能够激发探索热情的问题,我们也在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塞罕坝是他科研起步的地方,从这里开始,他将研究拓展到整个中国北方旱区、亚欧大陆冻土区。从戈壁沙漠的万里无垠,到高原山地的苍翠青松,从喀斯特地貌的曲折逶迤,到高山地貌的巍峨挺拔, 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生态脆弱区,同时延伸到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区。他用切身的考察,翔实的数据,为自然地理学和生态学填补了一片又一片空白,为国家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言献策。其主导的研究成果“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区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同时他不断将该学科在国际上最新进展,以及自己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融入传统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跨出你自己的小领域之后, 才能把自己做大,这是肯定的,教学同样是这样的思路。我们必须关心国内与国际的发展,发掘新思路、培养学科交叉的氛围,这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他的学术讲座“植树还是种草:北方草原带的生态恢复”被收入“学习强国”。他以塞罕坝站为依托,主导建设塞罕坝地理和生态野外实习基地,并开设了“野外生态学”实习课程,带领学生来到塞罕坝,在沙丘上、大树下、溪流旁,处处都是他授课的课堂。在这里, 科研成果成为启发学生思考生态建设的引子。塞罕坝实践教学的成果作为学院实践教学成果的一部分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塞罕坝野外实习基地也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同学们赞誉这种科教融合的方式“带活了课堂”。
弘扬塞罕坝精神,潜心立德树人
塞罕坝站,一开始的时候是作为一个生态研究站,通过互动式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植物、认识生态问题,并了解到相关的前沿科技。近年来随着“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的提出,北京大学思政教育基地的建立,也使刘鸿雁不断思考科学研究如何与思政结合起来,通过将塞罕坝的实习基地纳入环境与生态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等方式,竭力打造集教学、科研、思政、劳动于一体的全方位基地。
为了更好地弘扬塞罕坝精神,他还主动开设了“中国的生态问题与生态建设”课程,经过两年的探索后,该课已建设成为全校通选课。在教学中,他基于自己对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向不同专业的学子诠释了“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生态学素养与德育修养。
尊重学生个性,与学生共成长
刘鸿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用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引领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如何照顾学生的个性,激发本科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我的做法就是和学生不断沟通。”他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沟通的理念,并贯穿课堂内外,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课堂上,他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表情,从表情中得知有多少学生已经理解;如果学生们不太清楚,他会换另一种方法再讲一遍,确保大多数人可以领会。有时候一个知识点讲几遍还有学生不理解,课下拦住老师问问题,他会耐心地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再讲解。一次,有个学生去西藏等地旅行后,拍了一千多张植物照片,希望老师帮忙辨认。为此,刘鸿雁花了整整一个学期的业余时间帮助学生一起做这一件事。
指导研究生,他同样有一套独特的方式。“研究生教育不是师傅带学生,而是共同促进,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在常规的科研范式训练之外,他给予了每一个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鼓励学生探索自己所喜欢的路线,而非直接给学生指定路线。有一个学生想研究生物标志物,这并非刘鸿雁所熟悉的领域,但他并没有反对, 而是积极地去学习,给予学生支持。“这几年所有生物标志物的讲座我看到了就认真去听、去学,这样的模式也是对我的提升。”
他因指导本科生科研的突出成绩获得了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秀教师奖等荣誉。同时他也三次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他指导的学生中,4 人获国家奖学金,5 人获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4 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3 人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结语
近年来,刘鸿雁系统地总结了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将林草交错带植被研究近三十年成果作为案例写入《野外生态学实习指导》,吸引了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塞罕坝基地开展实习。他编写的《植物地理学》教材,被兰州大学等多所大学采用。他参编的《植物学》教材已经在今年六月出版,目前他还在参与《普通生态学》101 教材的编写工作。
对于每一个热爱植物的人来说,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中皆有无尽的奥秘与禅意,惟有探寻真理的慧眼方能洞悉“果核里的无限空间”。从细微寻常之处发掘精进的专业知识与新颖的教学模式,于大自然的秘境中求索学科未来的种种可能,刘鸿雁这样面朝绿意、心向远方的守望者一直在用其独有的方式播撒希望的种子,培育着生态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