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2018科研年报

发布时间:2019-01-03

(一)科研项目

2018年,城市与环境学院获批两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经费约60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批准城市与环境学院14个项目,获批直接经费总额达到1780万元。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项。截止至12月21日,全院本年度在研项目共计158项(经费额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42项),其中基金委84项(其中创新群体1项,杰出青年3项、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9项),科技部31项,其他及企事业委托43项。科研经费超过2.8亿元。

(二)科研成果

2.1 代表性学术论文

2018年度全院老师发表SCI/SSCI论文224篇,全院老师共出版著作4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3篇。北京大学“111计划”依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引智基地建设基础上,本年度加强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与研究,在建设一流学科方面成效显著。

陶澍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Energy发表论文,基于课题组建立的北京大学高分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http://inventory.pku.edu.cn/),报导了中国农村生活能源转型及对污染物排放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奠定了基础,也对推动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加入生活源大气污染物调查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

陶澍教授课题组在PNAS发文,土焦是多环芳烃的重要源之一,并导致额外肺癌风险;土焦禁用彻底消除了这一风险,减少了约6000例非职业暴露肺癌;且法规的实施力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风险控制效果。

方精云院士组织并带领科研人员,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突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以“Climate change, policy,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为专题(special feature),系列发表了7篇论文,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量化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阐明了生物多样性和大尺度养分条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唐志尧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同行共同组织了碳专项灌丛课题的相关工作。在以上PNAS专题中,唐志尧与国内同行合作发表论文,揭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化学计量机制。贺金生教授课题组通过野外实验,结合海北站连续32年的地面监测、以及青藏高原9个站点实验研究的整合分析,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揭示了植物多样性在高寒草地生产力维持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朴世龙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通过模型模拟和观测数据检验发现,中国植树造林对降水的反馈作用在区域水循环中不可忽视,深入理解植被对降水的反馈作用将有助于更准确评价造林工程对区域气候、水资源及其社会经济服务等方面的影响。朴世龙研究团队与比利时,法国,西班牙和美国科学家合作,利用遥感、地面站点观测的物候期和气候数据,定量分析了过去30年间北半球植被活跃生长季期间霜冻事件发生天数的变化,发现在过去30年间植被活跃生长季期间发生霜冻事件天数在北半球陆地的43%面积显著增加,特别是欧洲地区。

朴世龙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论文,基于全球33个野外台站T/ET观测数据和19个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结果,估算了全球陆地T/ET,发现全球陆地T/ET约为62%,远高于地球系统模式的估计值。该研究揭示了植被在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水循环模型模拟准确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代表性科研著作

2018年6月,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方精云院士等主编的《中国及全球碳排放——兼论碳排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翔实的数据、严密的方法,以全新的视角,从全球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着眼,阐明了中国及当今世界碳排放的格局,提出了“贡献排放量”的概念,对我国的碳排放路径进行了预测,探讨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的格局,并为我国碳减排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2.3 代表性奖励与荣誉

2018年,冯长春、曹广忠等基于村镇土地资源优化利用评价与空间规划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林坚等基于面向国土空间治理的土地利用统筹协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陈效逑、蔡运龙、赵昕奕、蒙吉军实现跨学科自然地理综合教育,树立地球系统科学的世界观,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韩茂莉获得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奖。周力平参与“中国发现新型古人类化石”项目,该项目被科技部评为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邓辉基于混合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世界文化景观,获得2017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

(三)与各级政府部门研究项目合作

学院立足学科优势,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研究,国土规划实践、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政策和技术支持工作。学院教师积极与各地政府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如曹广忠教授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进行《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以人为本的湖北省城镇化道路目标与策略研究。宋峰教授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进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项目。楚建群教授与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合作进行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联合体投标协议书项目。2018年,通过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国土资源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合同共计55项,合同总金额超4200万,为国家相关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举办有影响力会议及论坛

2018年6月29日至7月1日,经过三天紧张的议程,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研究协会、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和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年区域研究协会全球年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顺利召开,今年大会主题为“区域治理,产业重构和可持续发展” (Regional Governanc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本次全球年会吸引了包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乌特勒支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大学在内的170余名学者注册参加,学者们围绕产业集群和外部性、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生态系统、区域一体化、创造性产业集群、全球地方化和发展、演化经济地理的中国案例、城市治理和政治、交通和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化、创新和产业集群、城市和区域发展等40个主题进行汇报讨论,鲜活的思想碰撞使得会场交流气氛热烈而富有成效。

2018年9月21-23日,第三届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首次在发源地瑞典以外的国家举办,且首次在中国举办,意义盛大。适逢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会议响应学院“推动学科建设国际化”的号召,以“时间地理学理论创新与全球交流”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瑞典、日本、美国、荷兰等国的100余名代表参会,参会人数达历届之最。本次会议组织形式新颖,不设开闭幕式及平行会场,两天的会议均为全体会议,并且在每个主题会场后都专门设置集中对话与讨论环节,加强互动。期间,大会还专门设置了墙报汇报环节,共计21位青年学者展示了时间地理学相关研究,促进了学者间良好对话和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2018年9月30日至10月3日,我校城市与环境学院代表团受邀再赴伦敦,组织并参加了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PKU-UCL)“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中国城市转型”为主题,从多角度考察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机制和理论。除学术报告交流外,访问团还同UCL师生一起实地考察了伦敦Canary Wharf和King`s Cross等地的城市改造项目,在考察中双方就工业化进程转变、城市职能演变和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发展等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中英双方学者通过学术报告和交流、实地考察和研讨,对中国城市转型发展、英国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更新等城市发展现象、特征和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表达了继续在城市研究领域保持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北京大学与伦敦大学学院科研合作的愿望和意向。

2018年10月15日至17日,第五届亚太地区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大会(The 5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Luminescence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Dating, APLED5)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会议由我校博雅特聘教授周力平担任召集人。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包括印度国家科学院副院长Ashok Singhvi院士、澳大利亚人类进化研究中心主任Rainer Grün教授和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Ian Bailiff教授等测年领域的著名学者。三年一次的亚太系列会议是本地区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领域最重要的专业学术会议,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由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会后,部分专家到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释光测年实验室参观指导。

2018年12月1日,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代表的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应用部门和中学等70多家单位的约500名地理学、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师生报名参会,大家齐聚燕园,共襄盛会。第四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依托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基于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创新科研成果,搭建了交流学术成果、传播学术理念、展望未来合作、培育人才的平台,为地理、环境等相关学科的长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18年12月22-23日,北京大学“生态讲坛2018”(暨第十五届“生态讲坛”)于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和逸夫二楼3459会议室顺利举行。两日内共吸引了来自北京、广州、沈阳、南京、兰州、太原、内蒙古和新疆等京内外4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800名师生参会,创下参会人数历史新高,并且首次开设了直播分会场。北京大学“生态讲坛”创立于2004年,于每年12月底举办,是北京大学生态学领域师生向各界介绍一年来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交流平台,并邀请生态学领域专家就生态学的发展前沿开展讨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北京大学“生态讲坛”已逐渐成为国内生态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讲坛。

2018年12月28日下午,“展望2050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一届北京大学规划论坛、第十二期‘UP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隆重举行。此次规划论坛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联合主办,由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国土规划与开发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多个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天津等13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及下属规划机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各地有关规划设计机构的知名专家、业内人士,以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老教授代表胡兆量、董黎明、周一星、校内相关院系的师生,共300多人汇聚一堂,就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性问题展开研讨。本次论坛代表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专家们富有智慧、充满激情的见解,使我们对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坚定了信心、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