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第一届中国生物地理学大会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9-09-172019年9月14日至15日,正值“地理学之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诞辰250周年之际,由中国地理学会和北京大学主办,中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一届中国生物地理学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45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大会围绕“中国生物地理学的进展与展望”的主题,旨在总结和交流近年中国生物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进展和应用新成果,研讨中国生物地理学问题的全球意义,以及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地理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等社会需求的重要作用。
图1 主报告厅现场
图2 主报告厅现场
图3 郑度院士 著名生物地理学家
图4 陈发虎院士 理事长 中国地理学会
图5 贺灿飞教授 院长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9月14日上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刘鸿雁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度院士代表前辈生物地理学家致辞,他总结了中国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对中国生物地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随后,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年轻学生向郑度院士、郑光美院士、蒋有绪院士、崔海亭教授和黄润华教授五位生物地理学前辈敬献鲜花,以表达后辈对生物地理学界前辈学者的崇高敬意。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辞,他对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两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期待生物地理学在地理学大家庭中更加繁荣壮大。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辞,向各位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北大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学院的学科特点,并表达了学院对于生物地理学一如既往的支持。随后,由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傅声雷教授和陈毅峰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分别作特邀大会报告。
张亚平院士以“基因组时代的动物系统地理研究”为题,介绍了关于多种家养动物的系统发育和全球扩散,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家养和野生动物种对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以及基于两栖类生物地理格局的地质历史假说检验。傅伯杰院士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为题,提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的级联式概念框架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的方法论问题,及基于定量指标和meta分析的区域应用案例。方精云院士以“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生物地理学”为题,介绍植物化学计量的发展简史,以及团队近年来对全球尺度和群落尺度上对植物不同器官化学计量特征与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生物地理因子对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等研究成果。陈发虎院士以“夏河丹尼索瓦人与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过程”为题,介绍了人类演化迁徙的时空历程,探讨人类如何定居青藏高原,和史前人类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及确定其源自丹尼索瓦人的结果。最后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和讨论中国人的演化过程这一重大科学问题。
图6 向五位生物地理学前辈敬献鲜花
特邀大会报告的第二部分在9月15日下午继续进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扬建研究员和秘书长沈泽昊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以“陆地生态系统功能性状及其生物地理学机制”为题,介绍了基于生态系统功能性状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最近理论进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以“基于大数据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为题,介绍了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以“鸟类对第三极的适应与进化”为题,介绍了他们对不同类群鸟类在不同尺度上对青藏高原气候适应的遗传和生理现象与机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之端研究员以“中国植物地理学进展与展望”为题,介绍了中国植物地理学发展的脉络,和基于生命之树的植物地理大尺度格局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鸿雁教授以“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为题,介绍了他们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对中国北方半干旱区、欧亚大陆冻土区、以及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生物地理格局与形成机理的最新成果。
图7 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特邀报告
9月14日下午和15日上午在英杰中心开设了八个分会场,主题分别是“生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前沿”、“东亚生物地理格局与演变”、“谱系地理与生物演化”、“青藏高原生物地理与气候响应”、“生物地理格局-功能-尺度”、“全球变化与生物地理”、“历史生物地理过程与格局”和“入侵&保护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前沿”分会场上,报告人孙航、沈泽昊、褚海燕、冯刚等和与会学者们分别就区系生物地理方法论、生物多样性多尺度机制、山地生物地理学理论框架、
土壤微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等理论课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臧润国、乔慧捷、张兵等发表了关于样地监测网络、物种分布模型和基因条形码等生物地理学新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东亚生物地理格局与演变”分会场上,报告人周浙昆,星耀武、向坤莉、陈永生、杨康等与会学者们分别就海平面变化与东亚植物区系的进化、东亚植物区的年龄、青藏高原对北半球古近纪植物区系交流的影响、横断山高寒植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东亚植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等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谱系地理与生物演化”分会场上,报告嘉宾李嵘、赵建立、王欢、金效华、武星彤等和与会学者们分别就东亚生物多样性热点的植物谱系结构、姜科植物物种分化与气候变化呈现密切相关性、啄木鸟科内谱系的发生关系与地理分布模式、东亚生物多样性热点植物区系组合演化过程的系统发育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青藏高原生物地理与气候响应”分会场上,报告人梁尔源、石培礼、张扬建、汪诗平、沈妙根等与参会学者们聚焦于青藏高原生物地理问题,讨论了藏高原高山树线格局与气候变化、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云杉树线的时空动态、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及可能机制等科学问题。
图8 气氛热烈的分会场
“生物地理格局-功能-尺度”分会场上,报告人徐国良、韩文轩、郝冰雁、陈国贵等与参会学者们针对不同区域和尺度,从城市化进程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空间尺度下湿地水鸟空间分布”、中国北方植物叶 pH 值的空间变异及其生态因子等话题进行了研讨,其中为数尚不多的功能生物地理研究领域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兴趣。
“全球变化与生物地理”分会场上,报告人唐志尧,吴秀臣,李宜垠等与大家分享了对中国东部森林生长及其稳定性、北半球温带森林生长对极端气候的响应、大兴安岭全新世的火和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等科学问题的认识。报告对冰雪、火灾、干旱、升温等全球气候变化和变异性的生物地理学效应等科学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历史生物地理过程与格局”分会场上,报告人倪健,何德奎、许清海、韩玥,马春梅等与参会学者们对中国植被分布地理格局的长期变化,中国北方林草交错带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植被覆盖率变化,鱼类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冰期的记忆等进行了交流,展现了历史生物地理学时空大尺度的研究视野,揭示了生物类群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过程。
“入侵&保护生物地理学”分会场上,报告人张志新,郭耀霖,刘宣等与参会学者们讨论了中美入侵植物多样性格局比较与生态位漂移、入侵生物乳突皮海鞘适应不同海域环境的遗传机理;华方圆、许玥、罗玫等学者从全球森林恢复如何最大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红利、中国濒危保护植物的空缺分析、保护区保护效率评价等角度探讨了保护生物地理学的科学与应用实践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在9月13日举行了两场面向年轻学者的会前培训。由生物地理专委会副秘书长乔慧捷博士和张金龙博士分别讲授“物种分布模型相关方法”和“生物谱系树及相关方法”。两场讲座分别吸引了上百听众,现场提问踊跃,讨论热烈。
图9 刘鸿雁主任闭幕式总结
最后,在会议的闭幕式上,沈泽昊秘书长宣布了五位获得首届“中国生物地理学青年优秀论文奖”的评选过程和结果,由专业委员会委员代表给五位获奖人颁发了证书和奖品。刘鸿雁主任致闭幕词,对与会代表的热情参会、各位报告人的高质量报告以及会议组织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对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期望各位同行两年之后再次相聚。
图10首届“中国生物地理学大会”全体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