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读懂花粉和树轮的密语——刘鸿雁教授
发布时间:2021-04-27我们常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华丽的大楼,而在于有学识渊博的大师。正如这句话所言,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藏着一间间科学家的实验室,正在发生着揭示自然奥秘,拓展人类知识总量,甚至即将改变世界的研究。
万物复苏的春日,北京大学全新栏目“不一样的科学家”正式上线。今天,让我们先走近北大科学家的实验室,通过萦绕在书卷和仪器间的气场,领略他们的创新故事与科研风范。
刘鸿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被生态学与植物地理学。
逸夫贰楼外墙的瓷砖上,有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几十台大小不一的冰箱和冷柜,安放在通向电梯间的走廊拐角,让路过的人很容易忽略刘鸿雁教授实验室那扇小小的木门。
推门而入,里面其实别有洞天。这个面积不大,层高却引人注目的房间,既是实验室又是办公室和书房。一座高大的转角书柜直通到天花板,覆盖了房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墙壁。它由教授亲自设计,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房间的高度,容纳他珍贵的藏书。在书柜正中偏下的“黄金分割点”,安放着他多年前结束“洪堡学者”研究后由德国洪堡基金会颁发的证书,上面殷红的封泥依旧崭新。在谢世100多年之后,亚历山大·冯·洪堡这位生物地理学鼻祖的精神,仿佛仍然盘桓在万里之外北京大学的这间斗室里——只有实地考察,亲手实验,掌握第一手的数据,才有可能完成开创性的研究。
在书柜对面,整合了小书架的书桌上,刘鸿雁正对着一册开本足有半人高的蒙古国自然地图集仔细研究。这片高原上的植被演替,是展示地球气候变化的一扇窗口;不过,它曾经的风貌,要由无数细小的花粉共同讲述。而在房间的另一边,仅有的一扇窗户两侧,两张实验桌上安放着计算机,还有几台不同年代的显微镜——既有改革开放初期从日本购买的“祖传”设备,又有近几年从德国购置的有一定“智能”的器材。通过这些设备,刘鸿雁和他的学生们便可以读出花粉和树木年轮承载的信息,地球气候变化留在植物界中的印记。
一位即将开始研究生学习的同学,正在一台显微镜前,分析着一些来自西伯利亚的树轮样品。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树木生长的年轮可能出现“杂音”,会因为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按牌理出牌”,需要在观察的时候仔细分辨。刘鸿雁深知,这些大自然的“密语”中有着很多“陷阱”,稍有疏忽便可能谬之千里。
因此,每当有学生流露出想要“走捷径”绕开复杂工作、不愿亲力亲为的苗头,刘鸿雁便会想起“Istalles in Ordnung”这句德语的深意,并且将它引为实验室的精神底色——当德国人想要询问事情是否一切都好的时候,他们用“有序”来加以强调。而科学研究的成果,正是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之上。只有掌控研究的每个步骤,方能为成功提供保障,或是在失败之后找到原因,为下一次研究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