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第五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暨首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12-09

为了进一步弘扬学科文化、探索学科发展,并增进同行间的相互了解,凝聚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智慧与力量,创建国际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2019年12月7-8日,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暨首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成功举办。受邀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樊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研究员,牛津大学移民、政策与社会中心MICHAEL KEITH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黄友琴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俄勒冈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霍恩海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加拿大萨省大学等十余个国家的17位青年学者。

此次讲坛暨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应用部门和中学等近70家单位的约400名地理学、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师生报名参会,大家齐聚燕园,共享盛会。

第五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现场

第五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

12月7日八点半,讲坛拉开了帷幕,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耕年主持开幕环节,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积极与会表示感谢,四年来,在各界同行的支持下,地理?环境讲坛作为城市与环境学院向同行和社会各界汇报科研和教学进展的交流平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为汇聚一批学术成果突出、具有较好创新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加盟学院,共促未来发展,学院将首次举办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最后,刘耕年书记代表学院对邀请到的院士专家表示感谢,并预祝本次地理?环境讲坛与首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圆满成功。

随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做学院发展汇报,从学院概况、学科发展与创新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展开介绍学院的全面发展情况。汇报展示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师生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探索,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傲人成绩。

城市与环境学院刘耕年书记、贺灿飞院长

开幕式后,共有4位地理学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依次作主题学术报告,报告精彩纷呈,面向学科前沿展示了抗生素污染、城市区划、汞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汇集、城市与技术革新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与大家分享了“土壤-植物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与控制”的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研究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国家需求及现实意义,揭示养殖环境和城市水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特征及其风险,以及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与健康风险等。随后,他为大家讲述了抗生素抗性基因从土壤到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及传播途径,以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实例向大家说明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危害,指出土壤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并提出消减抗生素药物污染的有效途径。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樊杰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的新进展,强调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实现“一带一路”愿景和新型城市化战略、健全空间治理体系等方面的科学意义,包括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概念体系、符合可持续性原理的基础理论、适于综合地理区划的技术方法等,并为我们介绍了主体功能区的新进展,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落实途径,最后,樊杰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关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总书记指示和中央文件,强调了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意义,同时分享了对健全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的愿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赋研究员围绕“森林生态系统是大气重要汞汇”做了主题报告,他从汞的特性入手,指出汞是唯一在大气中主要以气态单质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同时也是可以长距离运输的全球污染物,在为大家介绍全球大气汞循环的同时,指出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大气汞循环过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对森林生态系统汞循环认识的不确定性;接着,冯新斌研究员为大家分享了利用汞稳定同位素手段在哀牢山对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数种开展植被叶片-大气界面间气态汞交换过程的系统研究和认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区域、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具体研究工作。

牛津大学移民、政策与社会中心MICHAEL KEITH教授以“The Emergent 21st Century Metropolis, New Urban Sciences and Adopting Technological Change”为主题,从二十一世纪特大型城市与技术革新的角度为大家做了精彩演讲,分享了与城市变化相关的移民过程。他从19世纪工业城市的历史开始,为大家讲述城市公共场所的创建和公共卫生问题、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性,以及在21世纪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和公共卫生的问题,同时带领大家一同思考——在21世纪,面对气候紧急情况、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转型,颠覆性技术和公共卫生如何挑战创建可持续城市的可能性。他强调了解城市主义以及更清楚地了解、思考复杂思维的规范维度及其对于城市的意义。

第五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四位主讲人

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第一场

7日下午一点半,首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于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正式拉开帷幕。论坛共分两场,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鸿雁主持。7日下午首先进行论坛第一场的报告与讨论,共有八位青年专家学者分享精彩演讲。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黄友琴教授以“Living Arrangement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Traditions and Changes”为主题,围绕居住方式与代际支持的关系评估做出精彩报告,拓宽了我们对传统理念的思路,给予了我们看待问题的全新研究视角;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马亮助理教授为大家做了日常通勤行为对工作效率影响的主题报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沈国锋助理教授与大家分享“居民家庭能源的二十年变迁及其环境影响”的演讲;荷兰特文特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王明舒助理教授为我们做“Ride-Sharing Accessibility and Built Environments”的演讲;悉尼大学霍克斯伯里环境研究所蒋明凯博士后为我们做“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下成熟森林生态系统响应及机理”的演讲;比利时根特大学地理系程龙博士后为我们做“Do residential location effects on travel behavior differ between elder and younger adults?”的演讲;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地理系殷大萌博士为我们做“基于多时相无人机激光雷达遥感研究红树林的结构生长”的演讲;奥尔胡斯大学农业生态学院陈骥助理教授为我们做“模拟增温与氮沉降对土壤胞外酶和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的演讲。

青年专家学者做精彩演讲

报告精彩纷呈、观点交汇,嘉宾们面向学科前沿热点,综合全面地展现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在场观众热烈的讨论。

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交流

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第二场

8日上午,青年论坛第二场在逸夫贰楼3459举办,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鸿雁主持,共有九位青年学者与大家分享了他们近期在各自研究领域所做的成绩。

首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现场

俄勒冈大学地理系于漪博士后以“Aging in Place: The Paradox of Community Eldercare in Urban China”为题进行了分享;加拿大萨省大学土壤学系柳丽婷博士后做了主题为“Partitioning the Contribution of Legume Crop Below- and Above-Ground Residue, Fertilizer and Soil to N2O and CO2 Emissions Using 15N and 13C Tracer”的演讲;剑桥大学智能基础设施和建设中心汤俊卿博士后为我们做“Evaluating resilience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A systems-based Bayesian network model”主题演讲;慕尼黑大学地理系杨亮研究员为我们做“Understanding climate resilience: Modeling soci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impacts”的演讲;麻省理工新加坡联合研究中心张洪谋博士后进行题为“System Design for Mobility Shar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in Smart Cities”的演讲;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宋伟泽博士后为我们做“基于空间计量的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的演讲;麻省理工学院感知城市实验室张帆博士后为我们做“Understanding Urban Physical Environments using Street View Imagery”的演讲;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与城市研究所樊颖研究员进行 “China’s Urban Demolition and Its Welfare Implications”的主题演讲;霍恩海姆大学景观与植物生态学研究所朱金雷博士后进行“How does seed dispersal by wind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的主题演讲。演讲精彩纷呈,大家纷纷踊跃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青年专家学者分享研究进展

在短暂的一天半时间内,与会学者围绕地理环境领域的前沿问题,全面展示了相关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深入探讨了学科交叉背景下进一步实现拓展与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所有与会专家的报告激发了与会专家和学者们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踊跃提问、互动交流。

全体参会人员认真交流学习

自1952年北京大学创立的地理学科,此后,这一学科蓬勃发展,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了多个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遥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具备理、工、文多学科交叉优势。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在前沿的学术领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能够参与国家战略研究和决策的领军人才。

青年学者合影

与会人员合影

第五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暨首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依托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基于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创新科研成果,搭建了交流学术成果、传播学术理念、展望未来合作、培育人才的平台,为地理、环境等相关学科的长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以此为契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将不断总结经验,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凝聚学科发展方向,进一步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途径,不断搭建全国地理学、环境科学相关单位信息互通、经验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弘扬学科文化、凝聚学科的智慧与力量,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的地理、环境等相关学科发展和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