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先生生平简介

侯仁之先生生平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侯仁之先生生平简介

侯仁之,原籍山东恩县(今武城县),1911年12月6日出生于河北枣强县。1932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36年获文学士学位,留校为研究生,兼做系主任助理。1940年获文硕士学位,继续留校任教并担任燕京大学学生辅导委员会副主席。1946年夏,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留学,专攻历史地理学,其间曾担任留英中国学生会副主席。1949年夏,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历任燕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兼任清华大学营建系教授、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常委等职。1952年院系调整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历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地质地理系主任、地理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仁之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奠基人,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还为中国加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1962年发表《历史地理学刍议》, 率先在理论上阐明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指出传统沿革地理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区别,《历史地理学四论》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独树一帜,他的《北平历史地理》、主编三卷本《北京历史地图集》是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典范。同时开创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美国地理学会乔治·戴维森勋章,2001年获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与探索委员会主席奖,2019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2007RX228小行星被命名为“侯仁之星”。

侯仁之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兢兢业业地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工作了65年,硕果累累,桃李芬芳,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成为海内外学界共同敬重的一代宗师。其学术思想与爱国精神,如未名湖水长润燕园,似博雅塔影永照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