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北京大学地理学教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 年在京师大学堂文学科中设立的地理学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组建了地质地理系。1978年,地理学科独立组建为地理系。1989 年地理系更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2002年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中心合并组建环境学院,2007年5月环境学院原城市与环境学系所属部分成立城市与环境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下设7个系所: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生态学系、环境学系、历史地理研究所、信息地理学系(筹)。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等单位挂靠学院。

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生态学、环境科学、国土空间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拥有地理学和生态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学四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继承了以侯仁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界泰斗的学术传统,陶澍、方精云、朴世龙等一大批领军人才活跃在地理、资源、环境、生态和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做出卓越贡献。

城市与环境学院大楼

平台建设

城市与环境学院现有中法地球系统模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塞罕坝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环境与生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 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生态系统一体化修复与可持续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滇中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站、区域生态与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创新引智基地、重点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国土空间规划虚拟教研室等7 个省部级平台。此外,学院整合资源,建立了人地系统与环境遥感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理数据平台、城市与环境学院公共仪器平台及9 个北京大学虚体科研机构。

塞罕坝生态站全景

师资队伍

城市与环境学院现有全日制教学科研人员84名,其中教授/研究员65名、副教授16名、讲师2名、副研究员1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讲席教授1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名、国家“四青”人才26名。



人才培养

城市与环境学院目前设有8个本科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城乡规划(五年制工科);新增3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健康方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方向)、地理信息科学。现有在读本科生 365 人,双学位在读29人。

设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国土空间规划。现有在读硕士生183人。

设有6个博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生态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国土空间规划。现有在读博士生311人。

设有地理学和生态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111人。

地理学、生态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2.0 基地。

组织机构

学院党政领导

院长:贺灿飞


党委书记:彭建


副院长:李本纲


副院长:曹广忠


副院长:王志恒


副院长:刘 萍

刘萍


副书记:陈耀华


副书记:金鑫

金鑫

委员会

中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委员会

书记:彭建

副书记:陈耀华、张新平

委员:王志恒、卢晓霞、刘萍、李本纲、陈耀华、金鑫、贺灿飞、曹广忠、彭建、蒙吉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

主任:朴世龙

副主任:贺灿飞

成员:王开存、王学军、方精云、邓辉、朱东强、刘刚、张家富、陆雅海、林坚、曹广忠、彭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聘任委员会

主任:贺灿飞

成员:王志恒、王学军、朴世龙、李本纲、林坚、唐志尧、曹广忠、彭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贺灿飞

副主任:曹广忠、李本纲

成员:万祎、邓辉、卢晓霞、冯健、朱东强、朱彪、刘涛、林坚、周丰、金鑫、唐志尧、彭建、彭书时、童昕

系所介绍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现有教授/研究员6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其中,国家杰青1名。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在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及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世界遗产研究、旅游规划、交通规划、建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先后获得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城乡规划设计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成功申报 1 项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完成 3 项国务院批准的空间规划,参编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城市与经济地理系】

城市与经济地理系现有教授/研究员8名、副教授1名。其中,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名、长江讲席教授1名、国家杰青2名、国家优青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1名、青年千人计划人才1人。

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学科方向以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为重点。在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城镇体系结构与演变、产业集群与产业地理、城市社会地理、城市自组织、村镇发展与村镇规划、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住房与房地产经济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

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现有在职教授/研究员16名、副教授 3 名。其中,长江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青6名、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 1 名、国家优青 2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6名。

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地表过程与环境演变两大重点学科方向,重点关注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强化自然地理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人类福祉的耦合研究及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近年来在全球变化与陆地表层系统、土壤微生物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貌过程与环境演变、土地变化与持续利用、城市化生态效应、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环境学系】

环境学系现有教授/研究员14名、副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及工程师4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青8名、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2名、国家优青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3名。

环境学系针对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过程,重点关注有毒、有害物质在陆地表层的空间分布和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特别是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过程机制,注重各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

环境学系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过多项重要成果,在科研条件和科研成果等方面优势突出。

【生态学系】

生态学系现有教授/研究员16名、副教授3名、副研究员1名、高级工程师1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青7名、国家优青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6名。

生态学系针对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与景观规划以及城市生态学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生态学系建设有塞罕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滇中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关键带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建设有全国唯一的“生态学”教育部基础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强基计划培养。

【历史地理研究所】

历史地理研究所现有教授/研究员2名。其中国家精品课主讲教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历史时期的各种地理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它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历史地理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城市历史地理、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以侯仁之先生为代表的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群体,长期坚持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信息地理学系(筹)】

信息地理学系现有教授/研究员3名,副教授1名。其中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2名。

信息地理学系(筹)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研究地理信息机理、地理系统建模理论与分析方法,聚焦地理大数据、地理系统模拟、地理空间智能、高性能地学计算、时空优化决策等关键方向。近年来在地理信息建模、地理大数据分析、地理系统模拟、灾害信息学、应急 GIS、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挂靠单位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6月,是挂靠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实体研究机构,也是北京大学生态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单位。现有教员41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长江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青10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青5人、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及海外优青8人。

中心坚持“学术为先、育人为本、服务社会、守护自然”的理念,开展高水平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主要研究方向有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分子演化以及景观与修复生态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与保护、物种分化及适应性演化的分子机制以及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群落功能及其适应机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为我国的气候变化谈判、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等方面做出了北大贡献。

城市与环境学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