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朴世龙、方精云在中国陆地碳循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09-04-23 来源:

      

2009423 出版的《NATURE》杂志刊发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研究员与方精云教授发表的论文The carbon balanc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报道了他们在中国陆地碳汇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全球和区域碳循环及碳收支的动态变化研究之所以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是因为它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大气CO2浓度的明显波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的稳定,而且由于它与“京都议定书”(限制一个国家化石燃料使用的国际公约)有着紧密联系。我国是当今最大的工业源CO2排放国家之一,因此阐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碳汇还是碳源的作用是中国科学家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小组,利用已有的土地利用和资源清查数据、大气CO2浓度观测数据、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借助遥感、GIS等新技术的支持,并结合大气反演模型(atmospheric inverse model)和基于过程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综合研究中国陆地碳汇/源的时空格局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平均每年增加0.19–0.26 PgC(1 Pg C = 10 15 g C)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大小相当于此间中国工业源CO2总排放量的28-37%,显著地高于欧洲(7-12%),跟美国相近(20-40%)。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主要与我国人工林的增加、区域气候变化、CO2浓度施肥促进植被生长、以及植被恢复尤其是灌丛的恢复有关。此外,增加秸秆还田等农业管理措施也增加了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积累。

这项研究不仅首次采用自上而下的大气反演模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模型及地面资料有机结合的途径,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大小及其机制,提高了对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的认识,而且阐明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可以部分抵消其工业源排放量,为制定CO2的排放策略提供依据,并增加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谈判中的砝码Nature杂志在同一期专门发表一篇来自于著名碳循环专家Dr. Gurney评述,报到了该文章的重要性及其意义。Nature杂志编辑认为“这份中国陆地碳循环的综合评估论文的发表填补了全球碳平衡中一个重要的空白地区”,而著名的全球变化专家Dr. MarlandNature杂志的This week’s news栏目中评论这是一篇令人impressive 的文章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