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继刚教授应邀做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周年回顾的学术讲座
2009-04-30 来源:
2009年4月27日
上午,在新地学楼3459教室,我国旅游地理学科学术带头人、著名旅游规划专家、中山大学教授与校长助理、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及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保继刚博士应邀为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师生做了“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周年回顾”的学术讲座,从宏观上对中国旅游地理学三十年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回顾与梳理,解说了中国旅游地理学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主要特征和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学科发展趋势,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反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讲座之初,作为主持人的
柴彦威教授代表学院热烈欢迎保继刚教授回到母校进行学术交流,介绍了保继刚教授的学术背景及主要研究经历,高度赞扬了他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发展以及推动其走向国际化过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
保继刚教授以30年来旅游地理学文献的爆炸式增长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旅游地理学三十年发展的特点及问题,根据不同时期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特征及社会思潮的演变等,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分为理想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以及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三个阶段,并分别介绍了三个阶段的时代背景、旅游地理学的主要进展、每个阶段的整体特征、主要成就与不足。
柴彦威老师主持学术讲座并介绍保继刚教授
保继刚教授神采飞扬的讲解 理想主义阶段以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国家重新重视科学发展等为时代背景,旅游地理学在老一辈地理学家如
陈传康教授、
吴传钧教授、
郭来喜教授的带领下发展,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发展不足,具有鲜明的自由探索的理想主义色彩,尽管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不成熟,具有“学术启蒙”作用。
现实主义阶段以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为背景,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论,形成过分关注现实社会的现实主义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壮大、国际交流增多,以及知识分子内审后的觉醒,旅游地理现在的发展进入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理性回归,但旅游地理的未来发展仍需要制度层面的完善、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保继刚教授生动而幽默的讲解不时引起北大师生的笑声和掌声。讲座结
束保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回答了相应问题。讲座最后,
柴彦威老师引用保继刚教授的名言――“心中有个理想,身外有个世界”对整场讲座进行了简短而精辟的评述。
保继刚教授是旅游领域的著名学者,长期从事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旅游者行为研究、旅游地空间竞争、旅游影响、主题公园、城市旅游、社区旅游等方面的研究,经历和见证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主持编著了《旅游地理学》,并著有《旅游开发研究 原理·方法·实践》等多部著作。主持过三项省级旅游规划及多个区域、城市的旅游规划项目,掌握中国旅游发展状况的大量第一手调研资料,发表论文多篇,为推动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保继刚教授是我院著名旅游地理学
家陈传康先生的高足,与我院师生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许晓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