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时空间行为比较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北大城环学院召开

2019-11-05 来源:

      

2019年10月31日,中美时空行为比较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城环学院召开。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关美宝(Mei-Po Kwan)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冯健副教授、中山大学周素红教授等学者作为国内合作者,共同开展合作研究。该项目计划以中国和美国的典型特大城市(北京、广州、芝加哥)为案例,进行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对比研究,对行为与健康、社会公平、时空可达性等前沿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中国城市时空行为研究的理论创新。

本次会议由柴彦威教授主持、关美宝教授评议,由柴彦威教授研究组陶印华硕士生介绍了项目成果,中山大学周素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塔娜副教授、清华大学王晓梦博士生对各自研究团队的研究进展做了说明。受北京大学海外名师讲学项目邀请,日本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日本时间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学术带头人、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冈本耕平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本次会议,冈本教授长期从事中日比较研究,有着丰富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经验,与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团队有着密切的合作。会议还邀请了爱知大学蒋湧教授、清华大学刘志林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静副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张艳副教授、中山大学文萍副研究员、谭一洺副研究员等学者作为嘉宾出席,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青年学者也参与了研讨。

柴彦威教授主持专题研讨会

陶印华硕士生首先介绍了该项目总体执行情况与合作贡献,展示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在项目支持下,共发表论文61 篇(含英文论文 34 篇,中文 27篇),进行以居民时空行为的中美比较与理论创新为主题的国内外学术交流49次,开展相关专题学术研讨会10次,培养多名学术人才,包括6 名硕士生和4名博士生,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项目在创新城市行为研究理论,完善时空间整合方法论;整合多源时空行为数据,发展时空行为分析技术与手段;细化分析中国城市居民行为特征与群体差异,深化时空行为的机理解释;拓展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社会分异和时空可达性等时空行为前沿问题研究;开展中国城市的生活圈规划、体征诊断和时空行为规划应用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化了中美两国研究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并培养了一批时空行为研究的青年人才。

陶印华硕士生介绍项目总体进展

关教授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议,她指出,信息化社会和移动性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中美比较研究,能够加强城市空间与行为互动机理的分析与解释,并借鉴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中国未来10~20年的城市时空间优化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柴彦威教授强调,中美比较的关键在于新理论新方法的中国本土化,结合时空间行为互动模式分析、生活圈概念及划分方法、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体检研究等,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另外,未来应该结合个体尺度和人群尺度,结合瞬时尺度和全天尺度、日常尺度等,在新时间地理学的概念体系下,创新时空间行为的新理论与新应用。

关美宝教授总结中美城市比较研究的核心成果

中山大学周素红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团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广州地区数据采集情况和软件开发情况。目前,中山大学团队开发的软件能够实现问卷日志和轨迹间的自动化匹配,为更加精细化的日志和轨迹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周素红教授介绍中山大学团队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王晓梦博士生介绍了清华大学团队的新近研究。一是关于社区环境对社会融合的影响,基于“接触理论”对流动人口融入本地社会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二是关注通勤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通过对比两个案例城市,揭示城市空间结构对通勤性别差异的影响,该研究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王晓梦博士生介绍清华大学团队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塔娜副教授就社会空间隔离、社区环境与居民满意度、城市活力研究、居民就医行为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团队的研究进展。她的团队与申悦副教授的团队紧密合作,从城市社会地理的视角,挖掘空间行为指标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塔娜副教授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研究成果

各团队介绍结束后,关美宝教授和柴彦威教授就中美比较的前沿议题、城市居民时空行为数据采集与管理、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与在座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冈本耕平教授和蒋湧教授对项目在推动中美合作、形成时空行为研究范式、培养学科人才队伍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和祝贺。冈本教授指出,国际比较研究的难点在于数据生成与管理方式的差异以及数据内容、格式、时空精度的差异,未来应尽量用相同构架的数据和方法克服比较研究中的多源数据问题,在时空间整合的地理学研究框架下,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冈本教授展望时空间行为国际合作研究的未来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