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学院召开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
2018-07-04 来源:
为加强毕业生党员教育,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昂扬的姿态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于2018年6月28日在二教319教室举行了“最后一堂党课”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学院退休老党员崔海亭、党委书记刘耕年、党委副书记张新平、副院长金鑫等教师党员,以及学院所有毕业生党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刘萍主持。 城市与环境学院毕业生党员大会 会议第一项,老党员赠言。当日正是酷夏高温,已是83岁高龄、有着62年党龄的崔海亭教授顶着烈日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会场等候,他结合自身经历,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围绕人生选择这一主题,给大家上了一堂感人的党课。崔海亭教授1954年考入北大地质地理系,1956年入党,1958年毕业,他说第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在大学毕业时,是追求自己热爱的野外调查和科研工作,还是留校从事管理服务工作?当个人志愿和党的需要相冲突时,他最终选择服从组织需要,留校做党政工作。第二次选择是在1960年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北京市委抽调党员干部支援农村,当时他的妻子正在孕期,面临家庭和党员责任之间的选择,他坚持三年守在艰苦的农业生产第一线,儿子出生都没能回家。第三次选择是文革之后,组织希望他重新做教研工作,在专业已经荒疏了20年时,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他选择了迈步从头,以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用十年时间追赶同龄人的学术水平,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第四次选择是2000年退休后,如何选择自己的退休生活?他说作为党员可以默默无闻,但不能没有作为,即使退休了也应在教学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因为奉献不论年龄,担当不会退休。在过去的岁月里,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考验和困难,崔海亭始终迎难而上,他用自己的经历,激励毕业生党员在未来的道路上要坚守本心,勿忘初心,恪守党员职责,砥砺奋进。 老党员崔海亭教授赠言 崔海亭教授带领大家,面对鲜红的党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坚定有力的誓言使每一位毕业生党员又一次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 重温入党誓词 刘耕年对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祝贺,肯定了各位党员在校期间的成绩和努力。他指出,崔海亭教授是我国知名植物地理学家,为人谦逊,党性强,无论在学院建设、学科发展,还是在人才培养上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希望毕业生党员向他学习,不忘初心,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青年,在未来的工作中乘风破浪、大展宏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新平和金鑫先后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鼓励毕业生党员在新的人生征程中继续坚持学习,无论走上何种岗位,无论身在何方,都牢记党员身份,务实进取,不骄不躁,用奋斗和奉献的精神追梦圆梦,为母校增光。两位院领导同时也邀请毕业生常“回家”看看,城环学院是所有毕业生永远的家。 刘萍对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事宜进行了讲解,对党组织关系的转接方式和转接流程作出了安排,同时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会后毕业生党员们纷纷表达了参会感受,本科毕业生党员王思雨说:“崔海亭老师作为一个有62年党龄的老党员,依然对党和国家怀着一颗持久奉献的心,令我十分触动,崔老师的讲话不仅让我们对如何做人生的选择有了更多的体悟,也更加明白什么叫为党奉献、奋斗不息、奉献不止,也再一次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和责任。”硕士毕业生党员邱安安说:“这是我们2018届毕业生在学校听的最后一次党课。崔海亭老师用洗尽铅华的语言介绍了他过去80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就像一首悠扬的乐曲徜徉在教室中。他服从组织安排,祖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他在每一个人生路口的选择上都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大爱、奉献和担当。我们应该像老党员学习,将自己的选择融入党和国家的需要当中,家国情怀应是每一个北大人最厚重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