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8级硕士党团支部赴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

2018-11-19 来源:

      

2018年11月10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8级硕士党团支部一行前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双石头村开展“探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为实地参观特色村落。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支部同学们对振兴乡村战略意义的理解,重温红色时代主题,实地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激发同学们建设美丽乡村的斗志与信念。此外,本次调研也帮助同学们将村镇规划和地理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本次活动由学院退休教师武弘麟副教授带队。

 

11月10日7:00,党团支部成员在学校南门集合,驱车前往门头沟区斋堂镇。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首先前往爨底下村进行考察学习。古村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呈扇形结构延伸,错落有致,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地四合院,同学们纷纷感叹于这浓郁的古村风情。

图一.同学们在爨底下村合影

深入古朴村落,助力遗产保护

正式开始调研考察,讲解员带领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详细介绍爨底下村的历史文化背景。爨底下村的形成始于明朝加强边境防守的需要,位于一道军事隘口——爨里口之下,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拥有巨大的遗产价值。整个村落建于缓坡之上,层层升高,依山而建,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充分体现人、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图二.爨底下村整体形态

古村中随处可见错落有致,装饰精良的四合院,历经沧桑但却保留着古朴的韵味,经久不衰。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到,村内有院落74个,房屋689间,大部分的院落为清后期所建,也有少部分建于民国时期。引入眼帘的院落,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颇具特色,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比比皆示。同学们纷纷拍照留念,同时也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遗产责任之重大,当代青年人责无旁贷。

 

重温红色烙印,再燃爱国炽情

历经近代战火的洗礼,爨底下成为了抗日模范村,它地处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在长达八年的民族解放战争中,这里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勇抗日。漫步在山村之中,古朴的民居建筑墙壁上的题字和标语依稀可见,犹如走进历史长廊,抗战时期、抗美援朝、大跃进等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在此找到印记。时光虽斑驳了古墙,但依然清晰可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的标语,同学们驻足停留,感受这穿越时光的信仰和力量,仿佛看到了战争年代,无数怀有爱国热血和报国志向的人们义无反顾奔赴战场,只为了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仅是看到这些文字,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图三.村中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

随后,同学们看到了村中的代表性庙宇建筑——五道庙,作为村民的村落的中心点,也是共同记忆的输出地,红色烙印的集中出现,佐证了当时整个村落的红色时代主题。尽管随着风雨的侵蚀,标语大多已经斑驳,但革命的传统却代代传承,历久弥香,正如这传承几百年的姓氏印在每一位爨底下村民血脉中,保家卫国的传统也镌刻在他们基因之上,也深深震撼了同学们的内心。

图四.同学们参观五道庙

历经沧海桑田,静看世事变迁

古村的道路也别具特色,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铺路,质地坚固而漂亮。穿过一条条胡同小道,踩过刻有历史印记的台阶,同学们走进这古色古香的院落房间进行参观。除了房屋内部精致的修缮,展出的族谱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相传该村祖先于明朝清乐年间随山西向北京移民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韩式家族聚居之地,至今爨底下村居住的依旧是清一色的韩氏家族。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爨底下村人口最高时达 54 户、183人,改革开放后,面对城市化的吸引,村内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并在城镇安家,2000年仅剩下29户、71人,村庄一度面临整体搬迁,古山村风貌和田园景观得以保留。经过20年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爨底下村由传统农业型村落演变为现代旅游型村落,人口密度重新分布,村落功能以及居住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生活空间悄然转型和重构。

图五.同学们认真学习房间内部的展板知识

穿过房间内部,同学们来到了爨底下村地势最高、居中轴线的宅院,也是该村的代表性建筑广亮院,村民称其为“楼儿上”,建于清代早期。同学们在此远眺,村落里错落有致的房屋建筑尽在脚下,一座座低矮古朴的房屋,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居住的人们来了又走,周遭的四季循环往复, 只有终年肃静的群山,见证着爨底下村的兴衰。

图六.带队武老师为同学们讲述古村的历史背景

 

环保从我做起,拥抱绿树蓝天

在参观完特色建筑之后,同学们自发前往金蟾山的观景平台。一路上都是陡峭的山路,没有护栏的保护,同学们彼此鼓励,相互扶持,最终成功登顶,一览全景。此刻正值初冬,爨底下村显得草木萧瑟,山土贫瘠,仿佛是一个缩小版的黄土高原。支部中有很多环境专业出身的同学,就爨底下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展开了讨论。古村群山环抱,空气湿润清新,相比正笼罩在严重雾霾中的城市,爨底下村犹如一个世外桃源。但是整个村落的植被覆盖度比较低,十分荒凉,大片的土地可以被开发利用,栽种植物,推动整个村落生态环境的优化。此外水土保持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古村处于环山的地理位置,如果不重视水土保持,突发暴雨时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居民的人身安全。

在上山的过程中,垃圾桶的分布十分稀疏,导致山路上垃圾遍布,影响整个环境的美观,同学们十分自觉的爬到半山坡才把垃圾放进垃圾桶。

图七.同学们登上金蟾山顶合影留念

合理开发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参观完爨底下村之后,同学们又来到了东南约3公里处的双石头村,因村口屹立着两块高大而圆润的巨石而得名,这两颗巨石又名“鸳鸯石”。双石头村与爨底下村类似,主要是保存较完好的明清民居,其中很多都是精良的四合院和三合院。因院落和房屋的修建比别的古村落用的石头多,更有古朴之感。一进村落,同学们便被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所吸引,石房、石墙、石街、石碾、石灶等,令同学们大开眼界。

图八.双石头村的特色石房

参观过程中,武老师也为同学们介绍了双石头村的现状,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双石头村的条件明显落后于爨底下村,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本地人都外出务工谋生,整个村落透露一股冷清萧瑟的氛围。如何保护传统村落,如何开发现有的资源,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图九.武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本次对两个传统村落的实地学习,同学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同时也更能明确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学们在实地考察中除了领略原始村落的古朴之美,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不易。发扬红色精神,保护特色文化,引领乡村发展,任重而道远。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