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行,长郊草色绿无涯” ——城市与环境学院师生赴塞罕坝开展“知行·同行”计划主题实践活动

2018-07-18 来源:

      

“坝上行,长郊草色绿无涯”

——城市与环境学院师生赴塞罕坝开展“知行·同行”计划主题实践活动

 

 

【编者按】

“知行”是学科底色,“同行”是育人特色。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积极探索教学实践与思政教育一体化机制,精心设计并开展“知行·同行”计划,在学院特色的地理、环境、生态学科教学实习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行同向,专业教师与学生同行同向。2018年暑假,学院派出14支“知行·同行”师生实践团,赴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11个省、市、自治区40余个地市,开展专业调研同时,组织塞罕坝林场精神、精准扶贫调研、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黄河流域文明考察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总书记对青年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发挥专业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

2018年7月1日至7月9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野外生态学、植物土壤实习在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北京大学生态实验站等多个生态监测站点顺利进行。野外生态学、植物土壤实习是城市与环境学院暑期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团队由唐志尧老师、朱彪老师带领,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以及元培学院城环方向的共计2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

本次实习实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实习区域的总体认识和对野外生态现象的观察与讨论,提高学生对生态学问题与植物、土壤现象观测调查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野外实地考察研究的兴趣,学习塞罕坝林场精神。

 

 

图1 实习团队在塞罕坝北京大学生态站外合影

本次实习实践的主要内容分为野外调查与塞罕坝精神学习两个部分。

首先,野外调查包括掌握野外生态学、植物土壤调查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如在植物群落调查研究中,利用皮尺确定一定大小的样方,在教师指导下辨认样方内的植物种类,记录各垂直结构组成包括乔木层、立木更新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不同性状与特征数据。

 

 

图2 唐志尧老师指导学生描述植物群落

其中,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乔木层调查,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之下,学生练习并掌握钻取树心、用激光测距仪测定树高、用胸径尺测量胸径等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对于草本层的调查,学生学习并估算多度、盖度等群落基本属性,从而为进一步的科学问题研究采集丰富的数据。

本次实习的野外调查还包括对土壤的调查。学生在所选取植物群落样方的附近区域,挖掘并修整出深度约为1m的土壤剖面,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拍照和描述,记录层次深度、土层颜色、根系分布、土壤动物、石块分布等特征数据。此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环刀在土壤剖面的6个层次对土壤进行取样,并送回实验室对不同样地的土壤进行定量实验分析,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pH值、土壤无机碳等指标,从而能够分析和发掘科学问题。

 

 

图3 学生描述土壤剖面并打环刀取土样

为了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发展,同学们参观了中科院植物所位于内蒙古多伦县的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研究站。在生态站工作的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各种大型的气候环境变化响应实验,探究大气CO2升高、全球变暖、氮沉降、降水变化等大尺度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使同学们对当下生态学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了深入的了解。

 

 

图4 实习团队参观多伦生态站

7月2日,实习团队参观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展览馆。讲解员向学生讲述了数代塞罕坝人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创造了沙地变绿洲的奇迹,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在留下数十万亩森林、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的同时,革命前辈们也留下传承至今的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

 

 

图5 实习团队参观塞罕坝展览馆

通过本次野外生态学、植物土壤实习,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同学们加深了对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仪器使用、文献阅读等多项能力,对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有了充分的体会。正值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学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具有了更深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