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学院新生讲堂第九期成功举办——姚檀栋院士主讲“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

2016-12-24 来源:

      

12月16日晚,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主办的“城市与环境学院新生讲堂”第九期在二教301教室顺利开讲。本期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主讲,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担任主持人。姚檀栋院士围绕“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这一主题,与我们共享了青藏高原最新的研究成果。青藏高原是当代地球科学的摇篮,在这里,

首先,姚檀栋院士介绍了青藏高原在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研究成果的重大影响。作为TPE(第三极环境)三位联合主席之一,姚院士向我们介绍了TPE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主要就“过去不同时间尺度上第三极地区发生了哪些重大生态环境变化事件,是怎样变化的”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先介绍了青藏高原作为极地以外最大冰川群,中国最大的湖泊群,亚洲十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的地理重要性。进而点明在研究青藏高原这个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区域整体时,必须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让我们从整体上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这一主题有了一个认识。

接着,姚院士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关乎整个青藏高原的三个重大科学问题——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间与方式、高原隆升高度及影响、西风与季风和多圈层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对这三个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与整个人类都密切相关,也在科学界备受瞩目;研究成果也已经达到了国际第一研究方阵水平。在这三个问题中,姚院士着重介绍了多个圈层发生的变化,如季风态模态区降水减少、湖泊萎缩、返青期推迟,西风模态区降水增加,湖泊扩张、返青期提前。导致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这些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也存在着许多争议,这些都是姚院士以及每一个在青藏高原上工作的地理学家正在试图找寻答案的问题。在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时,姚院士着重介绍了冰芯在对过去环境变化研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通过冰芯中不同同位素的含量,科学家们掌握了很多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后,姚院士讲了冰川退缩对河流的影响以及对青藏高原环境的预测与评估。作为十几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固体水库为这十多条河流提供了水源。由于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程度加大,年河流径流量缓慢增加,严重影响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上工作的科学家们预测气温仍会持续升高并高于全球平均升温,降水也会持续增加;对于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温度的升高与降水的增加,植物适合生长的区域也会随之改变。但姚院士指出,青藏高原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冻土退化、水土流失与河流沙漠化等问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环境灾害风险在进一步加剧。

最后,姚院士提出,展望未来,需要从更大的国际视野研究青藏高原对全球的影响,中国正与相关国家共同努力对青藏高原的环境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在这样一个中国研究的黄金时代中,姚院士鼓励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视野,在全球化体系下,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参与到青藏高原地区的研究中去。

讲座内容结束后,同学们针对当下青藏高原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等各个方面积极提问,姚院士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地理学家的工作,了解了地理学家在工作的内容,并从青藏高原这样一个具体事例中了解到成为一个优秀的地理学家所需要的科研精神与全球视角。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