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旅游规划与设计——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
2021-03-24 来源:
出版信息: 主编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ISBN:978-7-112-17301-3 加强保护,做强旅游,国家公园建设正当时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居民人均出游率从2004年的84.8%增长到2013年的239.6%,呈跃进式增长,旅游总收入更是达到了2.6万亿元。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一系列发展政策应运而生。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加快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目标。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出台,将旅游业纳入法制化管理,旅游业迎来依法治旅的新发展机遇。《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实施将对美丽中国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旅游、休闲业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升。2014年7月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要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提升旅游业水平。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其对新时期旅游发展作出明确部署的同时,更进一步强调了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对我国国计民生的巨大意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旅游资源按其类型、特征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如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行政体制上混乱模糊的“多头管理”有诸多缺陷和弊端:利用方式以政府意志和利益为主,管理过于随意且缺乏专业性,“开发性”破坏严重,资源分配不均……凡此种种显然不利于生态保护,不利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最优化利用。要做强旅游,需要深化旅游改革,积极整合资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国家公园具有保存与保护景观资源、科考研究资源环境、实现旅游观光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功能,稳步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迫切性。通过严格立法进行统一规划、资源整合、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无疑能够实现对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更有效的保护及利用,国家公园建设正当其时。 为配合国家公园制度建设,我们《旅游规划与设计》专门策划并组织了一辑畅谈国家公园的文章荟萃,通过比较国内外国家公园(旅游景区)相关制度及管理模式、总结其发展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各类旅游资源地域的国家公园化转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制度的建设提供优秀的借鉴和参考。国家公园理念如何兴起?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模式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国家公园运动带来何种经验、教训及启示?中国的国家公园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号的解答只待翻开本专辑。 周建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 周雄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秘书长 目录 一、国家公园体制与体系建设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北京大学国家公园建设思路研讨会综述(《旅游规划与设计》编辑部) 2.国家公园发展过程和治理模式(高危言) 3.划而不定的国家公园边界:以中国风景名胜区为例(曾辉 王连勇 高召锋) 4.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立法评估及综合立法途径(吴必虎 丛丽) 5.云南省国家公园制度建设述评(叶文) 二、国家公园类型与发展规划 6.森林公园与旅游规划(王兴国) 7.泛论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文化体验(冯宇钧) 8.国家公园保护性规划的实践——以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郑燿忠) 9.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概述与规划要点(钟林生 王灵恩) 10.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现状及规划要点(陈安泽 张忠慧 张志光) 11.矿山公园设计与开发研究——以北京首云矿山公园为例(徐柯建 晏波) 12.城巿区域里的自然保护地:基本结构与国际经验(王福义 芶锐) 三、风景名胜区专题研究 13.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其他十类保护地的比较研究(王连勇 曾辉) 14.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编制技术特征(周建明 宋增文 王雅丽) 15.基于游客需求的风景名胜区管理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王潮泓 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