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环境科学、生态学、城乡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
时间:2016-03-30
2016年3月22至25日,我院师生代表随林建华校长赴台湾大学进行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师生代表与台湾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开展院系学术交流,参加台大“北大日”活动,并举办“大气环境(PM2.5)与水污染——科学及影响”师生公共论坛。 与台大地理系开展学术交流 3月23日,我院常务副院长贺灿飞教授、徐福留教授、物理学院傅宗玫研究员与台大地理系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我院与台大地理系都在地理学科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并长期保持紧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上午,贺灿飞教授一行进行了教学研究设备参访,参观了台大博物馆群和自然地理实验室。其中台大博物馆群是台湾大学所附设的十个博物馆统称,在支持教学、科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大一行参观了其中的地质标本馆和植物标本馆。 下午,我学院与台大地理系共同举办了城市与环境论坛。台大地理系主任林桢家教授对贺灿飞教授一行表示欢迎,对两院合作交流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预祝台大“北大日”成功举办。贺灿飞教授对欢迎表示感谢,并对两院的进一步合作提出倡议。 论坛分为三场。第一场主题为经济地理研究,贺灿飞教授进行了“尺度重构与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报告,台大徐进钰教授则围绕“从地理政治经济学到地缘政治经济学”的议题发表演讲。第二场主题为气候研究,北大傅宗玫研究员进行了“气候暖化及气候年际变异对地面臭氧空气品质的影响”主题报告,台大庄振义副教授则分析了环境变迁对区域尺度“地表与大气交互作用”的影响。第三场以水文研究为主题,北大徐福留教授以巢湖为例,讨论了水文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灾变的关键作用,台大黄志川副教授以营养盐传输为例,分析了台湾的水文特征。随后,林桢家教授主持了讨论环节,双方就多个学术议题展开了热切交流。 与台湾大学及台湾政治大学开展学生交流 3月23日,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的学生代表随北大学生团队访问台湾大学及台湾政治大学。上午,环教基地学生代表随团参访台大。首先,台大学务处石钧太老师及台大学生代表介绍了台大的社团现状及校园生活。随后,两校学生以校园活动为话题展开了热切的讨论。之后,学生代表参观了台大校史馆及校园。 下午,环教基地学生代表参访台湾政治大学。环教基地聂艺菲老师介绍了北大校园环保活动和环境教育,展示了环保活动的成果,政治大学尊重生命社作为政大环保社团代表介绍了保护流浪动物的校园活动,随后双方学生就校园环保展开了讨论交流。 公共论坛:“大气环境(PM2.5)与水污染——科学及影响” 3月24日下午,师生公共论坛在台大霖泽馆举行。作为台大“北大日”的重要活动日程,师生论坛以“大气污染(PM2.5)与水污染——科学及影响”为主题,分析了大气与水资源污染状况及影响,并讨论了应对方法。城市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贺灿飞教授、徐福留教授、物理学院傅宗玫研究员和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的三位学生代表与台大的六位师生在论坛上展开了交流。 论坛分为两场,第一场由台湾大学吴俊杰教授主持,两校共六位教授进行了主题报告。北大傅宗玫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中国大陆PM2.5污染来源及解决途径”为主题的报告,分析了大陆14个城市PM2.5的化学组分,并指出大陆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台大陈正平教授围绕 “台湾与东亚空气污染趋势与冲击”,聚焦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及其对于健康、降水、气候、生态、观光等方面的冲击。北大徐福留教授探究了湖泊污染的原因以及闸坝建设对于湖泊污染的影响。台大环境工程学研究所所长马鸿文教授分析了水资源整和管理的交织问题,强调科学支撑,评估工具,及有效率、有恢复力、韧性的方案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北大贺灿飞教授在“成长的烦恼——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报告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台大詹长权教授以“跨界PM2.5污染问题的风险治理”为主题进行演讲,指出人是污染与治理污染的核心,并提出了深化北大与台大环境研究合作的倡议。 第二场学生论坛由贺灿飞教授主持。环教基地的学生代表侯琳介绍了基地的校园环保活动、环境教育及取得的成果,邓安琪作出了“北京城区2010-2014年PM2.5污染状况研究”的学术报告,彭思源从专业人才培养和通识教育两方面展示了北京大学的环境教育体系。台大甘礼安、陈立衡与钱建文则从大气污染颗粒、水污染与微藻以及空气污染的危害三方面对本次议题进行了分析与报告。两校师生就相关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访问活动在热烈而活跃的交流中圆满落幕,其中,两校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出色的发言、热切的讨论充分发挥了本次台大“北大日”的平台交流作用,必将对两校地理科学及环境教育的合作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