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环学院王学军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定量阐述水稻在人类汞暴露风险和全球汞循环中的作用

2019-11-22 来源:

      

北京大学城环学院王学军课题组近年来广泛开展了汞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研究。汞是一种全球迁移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甲基汞是汞最具毒性的形态之一,可显著降低儿童智商,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并可能对成年人心脑血管系统产生影响。欧美国家普遍认为鱼类消费是世界上唯一显著的人类甲基汞膳食来源。但是,近年来这一假设受到我国许多研究的挑战。尽管近期的论文(Liu et al.,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8)发现,我国居民甲基汞暴露主要来自鱼类消费,但水稻的贡献也不容忽视。此外,与鱼类不同的是,大量的汞会在水稻植株中富集,但此类“人为生物载体”在全球汞循环中的作用仍不得而知。

为填补这一知识鸿沟,该课题组以水稻的生命周期为基础,定量阐述了水稻中的汞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与人类健康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水稻可能也是全球人类甲基汞暴露的显著膳食来源,尤其是在南亚和东南亚。国际水稻贸易引发人类甲基汞暴露风险的区域转移,并显著加剧了非洲、中亚和欧洲的甲基汞暴露风险。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居民因食用水稻而摄入的甲基汞不会超过鱼类,然而,在亚洲许多以稻米为主食的土壤污染地区,水稻和鱼类共同消费导致的甲基汞暴露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该研究成果以“Rice life cycle-based global mercury biotransport and human methylmercury exposure”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19-13221-2)。王学军教授为通讯作者,他的博士生刘茂甸(现为耶鲁大学博士后)为第一作者。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