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学生在全国竞赛中获8项奖

2007-10-15 来源:

      

9月22~23日,2007年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在重庆大学召开, 在会议上进行了本科生课程作业(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交流评优。这是国内城市规划本科生此类竞赛中的最高赛事。全国设有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目前共161所。此次竞赛中,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成为最大赢家,分别获得8项奖。按照赛事规定,每所学校最多提交10组作品参选,我院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学生校获奖率高达80%,是历史最好成绩,同时,在调查报告竞赛中,我校获得1个一等奖,实现了此类竞赛中的又一重大历史突破。此外,汪芳老师提交的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论文《“理建筑”的教学思考——即理科背景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教学思考》入选论文集。

获奖名单如下:

社会调查:
1、获奖等级:一等奖;获奖学生:肖丹、詹韵;指导教师:冯健、吕斌、汪芳;获奖题目:北京四合院地区老年居民交往活动的空间特征调查报告;
2、获奖等级:三等奖;获奖学生:兰宗敏、周琴丹、沈凡卜;指导教师:汪芳、吕斌;获奖题目:弥合“数字鸿沟”的城市家具——北京数字信息亭使用者及使用现状调查;
3、获奖等级:佳作奖;获奖学生:胡章、朱祁连、朱兰;指导教师:汪芳、吕斌;获奖题目:角落社区的过滤、熵增和自组织过程;
4、获奖等级:佳作奖;获奖学生:侯安扬、郁秀峰、张洁;指导教师:汪芳、宋峰、吕斌;获奖题目:《物权法》时代的“猫鼠游戏”——北京市五道口流动商贩调查;
5、获奖等级:佳作奖;获奖学生:门璐、黄赟;指导教师:汪芳、吕斌;获奖题目:鸡肋空间——基于社区安全视角的城市住宅塔楼楼梯间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规划设计:
1、获奖等级:三等奖;获奖学生:张洁、郁秀峰;指导教师:汪芳、宋峰、吕斌;获奖题目:游走:历史与现实——琉璃厂东街及大栅栏地区步行街区城市设计;
2、获奖等级:佳作奖;获奖学生:张诚昊、彭思圆;指导教师:汪芳、吕斌;获奖题目:主·客——北京大栅栏步行街区设计;
3、获奖等级:佳作奖;获奖学生:许立言、郑一就;指导教师:汪芳、吕斌;获奖题目:调色板——北京市六郎庄步行街区空间设计;

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同学们在本次城市设计作品完成过程中,从地理学、社会生态学、文化学与城市学等多个角度,凭借对城市公共空间敏锐的观察能力,对社会文化空间公平客观的支持态度,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手段分析城市问题,发掘城市文化背景,并以全面、系统的专业素质去处理城市问题。
在社会调查报告完成过程中,则以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运用文献、观察、访谈、问卷等调查方法,意象地图、gis、三维建模等分析和表现方法,体现了将专业知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