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党委举行第二次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会
2012-12-25 来源:
12月19日下午,我院党委第二次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会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学院党委委员及各支部书记、人文地理专业教师党员以及来自本、硕、博各个年级的学生党员约6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王欣涛主持。 会上,城镇化发展研究专家、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冯长春教授作了题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认识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他利用一系列数据资料,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随后用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资源城镇化来概括对城镇化内涵的新理解。在提及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他指出目前城镇化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存在着城乡、城市内部两个二元结构,大中小城市面临各自的问题,同时城镇化速度过快产生不协调,农民市民化率低,城镇化质量不高,以及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资源集约化利用率低。随后,冯长春教授针对十八大提出的相关内容解读了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的精神,包括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和谐进步。最后,他提出了自己关于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考,提出建立多中心城市群,重建城镇发展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土地、住房、财税、金融、身份、社保等制度,完善城镇化的支撑体系,以及加快城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 随后,师生就城镇化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韩光辉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对自汉以来的各个朝代城镇化的水平,城市管理机构设置做了介绍;周一星教授解读了20世纪以来我党对城镇化的认识变迁,尤其对十八大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表示极大赞同。孟晓晨副教授认为提高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已进城的农民的市民化。冯健副教授则对城镇化要素进行分析,指出了十八大关于城镇化提出的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城乡一体化三大亮点。提出城乡一体化不是彻底消灭乡村,而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不逊色于城镇的乡村文化。11硕士王珏等学生党员则结合自己家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对于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反思。胡兆量教授表示通过十八大的学习认识到我院任务的艰巨性,国家发展两大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都是我们的责任。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潮,同时也是探索期,存在巨大的研究空间,希望青年人好好钻研,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城镇化的进程。 我院党委书记刘耕年教授对会议做了总结发言,他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与会师生的发言见解独到、体会深刻,鼓励学院师生在科研工作和学习中继续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做贡献。自从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院上下热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活动,其中学习十八精神系列研讨会有三场,第一场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学专家方精云教授主讲《如何推进生态文明》;本次研讨会是第二场《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三场将于12月25日召开,由长江学者周力平教授主讲《如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本文来自北大新闻网
会议现场
冯长春教授作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