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党员赴甘肃文县开展服务工作

2014-02-26 来源:

      

在我校党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鼓励师生党员深入基层群众,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2月17日至21日,我院党委依托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组织学院12级博士生党支部和来自对外汉语学院、元培学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等院系的16名师生赴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文县开展系列服务工作。

合影

在为期5天的活动当中,师生们积极开展了宣讲中央精神、体验基层民生、服务群众需求三个方面的活动。
在宣讲中央精神的活动中,团队分别与文县一中师生、尚德镇大学生村官以“三中全会与我们的生活”为题展开交流活动,并重点就全会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二胎政策、高考改革、户籍改革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

实践团与尚德镇大学生村官座谈

在体验基层民生的活动中,师生们分成小组前往文县尚德镇村民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关心的问题,并为他们送去了学校团委“冬衣暖冬”活动募集的冬衣和慰问品。师生们还与水坝村、马泉村在读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形成了长期的交流机制。此外,同学们还对镇政府行政服务机制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农村妇女小额信贷”等惠民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走访贫困家庭

在服务群众需求的活动中,师生们以文县一中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关注文县的教育领域。团队成员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深入高三的各个班级开展活动,并举办了“高考、大学、梦想”主题交流活动,以互动的方式与同学们就“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高考那些事儿”,“大学与梦想”,“亲情、友情与爱情”等丰富多彩的主题进行了交流。文县一中副校长高吉平说,这次北大师生同文县一中高三学生的交流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他们从北大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受益匪浅。

交流会现场

在同学们离开文县之前,他们还专程来到文县城关镇西元村的抗美援朝老兵袁代成家中,聆听老人讲述当年徒步参军、宁夏剿匪、活捉匪首等故事,并同老人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刚刚成为正式党员的我院12级博士生杨晨表示,作为一名新党员,他被大学生村官和老军人的故事深深感动,感到自己的责任非常重大。他将牢记入党誓词,励志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作风,努力践行群众路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重温入党誓词

延伸阅读:
甘肃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5·12汶川地震甘肃省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由我校团委以及我学院联合筹建的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自2009年起就启动了“甘肃文县地震灾区教育援助百人计划”,并先后组织300余位志愿者奔赴文县开展支教等方面援助工作。2013年6月,北大在传统支教模式的基础上组织30位文县中学教师前往北京参与教育交流与培训,相关工作得到了文县县委、县政府以及广大师生群众的高度肯定与赞扬,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在积极参与当地灾后重建以及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志愿者也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提升。该项计划已逐渐成为北大颇具实效的实践育人平台。

相关视频链接http://www.centv.cn/news/folder3205/2014/03/2014-03-2371257.html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