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学院喜迎2012级新生,迎新工作顺利进行

2012-09-07 来源:

      

金秋送爽,美丽的燕园又迎来了一张张新的面孔。我院在延续往年迎新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科学统筹安排,使得迎新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9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以及韩国、马拉西亚等国家的留学生陆续报到,在学院迎新工作人员的接待和引导下,开启了全新的“北大生活”。77名本科生翻开了大学生活的第一页,155名研究生来到燕园继续钻研学问,探求真理。

工作人员严正以待

高效有序,细致安排

为使迎新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院学工办、院团委组织30多名志愿者,在现场开展“一对一”式的迎新服务,让每位新生在院系接待站注册完成之后都能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依次完成校园卡充值、提取行李、缴费、入住等程序。刚刚熟悉燕园生活的新生党员,也加入了迎新队伍,热火朝天地开展服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但未能及时将《经济情况调查表》寄至校资助中心的新生,在报道当天接待站做好登记,并引导其通过绿色通道得到资助,在第一时间让新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迎来第一批新生

新生陆续报到

志愿者热心服务

上午10时许,周其凤校长来到学院迎新接待站,亲切慰问了学院的迎新工作人员,并和学院老教师亲切交谈。学院老师向周校长介绍了城环学院“迎新季”的系列活动,向周校长赠送了学生自己设计的城环院衫。周校长充分肯定了学院的迎新工作,并鼓励新生们继承和发扬北大优良传统,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周其凤校长亲切慰问迎新老辅导员

提前部署,未雨绸缪

为使迎新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院按照学校指示准备了针对下雨等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全方位统筹和安排各项迎新事宜。由于之前的悉心准备,在迎新当天中午1点左右突降大雨时,院系参与迎新的师生们听从学校广播指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行动,有序地将接待站转移到邱德拔体育馆。学院也安排了值班人员与尚未报到的新生取得联系,了解新生到京时间,提醒新生尽早报道。为了方便新生更好更快地熟悉学院、融入校园生活,学工组织学生骨干编写了新一期《天地》,指导本科生学习选课与日常生活。

转入室内,坚守岗位

下午5时许,朱善璐书记也来到学院迎新接待站前,亲切看望了在雨天坚守岗位迎新工作人员。他一边与工作人员握手,一边向大家了解迎新任务完成情况,王欣涛副书记向朱书记介绍了相关情况。在得知学院仅有少数新生尚未报到时,他勉励大家要继续坚持、做好服务,让每一位当天到校的新生都能顺利完成报到。

朱善璐书记亲切看望迎新工作人员

迎新活动,殷实丰富

当天下午14点,学院在逸夫二楼3459举办了新生家长座谈会。邓辉副院长、田昭舆老师等出席并与家长亲切交谈。邓辉副院长向家长们介绍了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本科生培养计划,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们未来发展的方向。田昭舆老师最后向家长们说明了在新生培养过程中家校互动的重要性,叮嘱家长要继续关注和关心孩子,为他们文明生活、健康成才共同努力。

慰问新生,温馨关怀

当晚19点,学院在逸夫二楼3459举办了新生见面会。校团委同学首先为新生们教授了《思想是百年的荣光》和《燕园情》两首歌曲,用歌唱的形式帮助大家了解北大精神。院学生会接下来组织了素质拓展训练,帮助新生相互认识。高年级同学则向新生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氛围,增强了新生对于学院的归属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学院还为新生安排了定向越野、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迎新晚会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新生熟悉和了解校园、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