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环境科学、生态学、城乡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
时间:2017-01-06
(一)科研项目 2014年,我院获得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新批项目总计29项,重大专项2项,创新研究群体1项,重大项目3项,面上项目1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点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基金2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截止至12月31日,全院本年度在研项目共计162项(经费额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33项),其中基金委74项(其中创新群体1项,杰出青年3项、重点10项),科技部28项,教育部2项,海外政府委托3项,北京市3项,其他及企事业委托52项。科研经费超过8400万元。 (二)科研成果 2014年度全院老师发表SCI/SSCI论文147篇,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除此之外,全院老师共出版著作10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6篇。学院申报的 区域生态与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 “111计划”)2014年度顺利执行,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建设世界一流的资源与环境学科提供有力保障。朴世龙教授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了热带地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贺灿飞教授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刘耕年教授参加的“中国天山北坡冰川积雪及气候变化响应研究”项目获得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