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环境科学、生态学、城乡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
时间:2020-12-30
序号
获奖人
奖项
等级
排名
时间
获奖项目
颁发单位
1
蒙吉军
2020 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优秀奖
1
2020
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市政府
2
周丰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
1
2020
生态环境部
3
林坚
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
三等
1
2020
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
教育部
4
方精云
北京市自然科学奖
一等
1
2019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北京市政府
5
林坚
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
1
2019
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减量策略研究
北京市政府
6
韩茂莉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2019
中国历史地理
教育部
7
赵鹏军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一等
1
2018
全国小城镇详细调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8
邓辉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
5
2017
突出实践-实验教学的环境、生态与地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市
9
周丰
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
1
2017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改善滇池水环境关键技术及应用
云南省
10
周丰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3
2016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改善滇池水环境关键技术及应用
云南省
11
朴世龙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
4
2016
突出实践-实验教学的环境、生态与地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市
12
曹广忠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二等
4
2015
村镇节地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国土资源部
13
陈彦光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二等
3
2015
新型城镇化精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模式与技术应用
国土资源部
14
贺灿飞
山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二等
8
2015
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山西省
15
彭建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二等
3
2015
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技术
国土资源部
16
刘鸿雁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
3
2015
突出实践-实验教学的环境、生态与地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市
17
楚建群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二等
7
201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8
邓辉
北京市教学名师
1
2014
北京市
19
李有利
十二五国家规划级教材
2
2014
教育部
20
林坚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二等
3
201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1
蒙吉军
十二五国家规划级教材
1
2014
教育部
22
莫多闻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
2
2014
突出实践-实验教学的环境、生态与地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市
23
杨景春
十二五国家规划级教材
1
2014
教育部
24
贺灿飞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三等
5
2013
北京市产业功能布局统筹研究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25
楚建群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一等
10
2013
多层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国土资源部
26
邓辉
2013年度北京市精品教材
1
2013
教材
北京市
27
韩光辉
北京市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
1
2013
著作
北京市
28
贺灿飞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二等
1
2013
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 China
教育部
29
李有利
2013年度北京市精品教材
1
2013
教材
北京市
30
林坚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一等
2
2013
多层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国土资源部
31
刘耕年
中国天山北坡冰川积雪及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一等
9
2013
新疆自治区
32
崔海亭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二等
4
2012
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区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教育部
33
邓辉
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一批建设课程
1
2012
世界文化地理
教育部
34
孟晓晨
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一等
8
2012
广东省
35
方精云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1
2011
指导的博士生(王志恒)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地理学科)
教育部
36
方精云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1
2011
新闻出版总署
37
方精云
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1
2011
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分布与气候》(“Atlas of Woody Plants in China: Distribution and Climate”
新闻出版总署
38
冯长春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2011
科技部
39
胡建英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一等
2011
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
教育部
40
胡建英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一等
2011
教育部
41
胡建英
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
一等
1
2011
教育部
42
唐志尧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2
2011
新闻出版总署
43
汪芳
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
三等
2011
国家旅游局
44
王红亚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二等
3
2011
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区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教育部
45
汪芳
2011 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
三等
1
2011
国家旅游局
46
方精云
2010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2010
北京市人民政府
47
方精云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0
教育部
48
刘鸿雁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二等
1
2010
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区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教育部
49
杨元合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0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教育部
50
周丰
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2010
环境规划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教育部
51
郭大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
2008
教育部
52
曹军
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奖
二等
6
2007
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归趋与区域环境过程
教育部
53
冯长春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2007
湖北省
54
冯长春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二等
6
2007
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
国土资源部
55
冯长春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一等
10
2007
率先发展地区土地调查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国土资源部
56
冯长春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07
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
国土资源部
57
冯长春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一等
2007
率先发展地区土地调查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国土资源部
58
李本纲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
二等
5
2007
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归趋与区域环境过程
教育部
59
林坚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
一等
4
2007
基于空间分异理论的城镇土地质量评价、收益分析及应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征收标准体系研究
国土资源部
60
刘文新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
二等
3
2007
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归趋与区域环境过程
教育部
61
卢晓霞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
二等
2
2007
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归趋与区域环境过程
教育部
62
陶澍
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奖
二等
1
2007
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归趋与区域环境过程
教育部
63
徐福留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二等
4
2007
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归趋与区域环境过程
教育部
64
许学工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
3
2007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山东省
65
曹广忠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二等
3
2006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国土资源部
66
方精云
国家教育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长江学者成就奖”
1
2006
教育部
67
冯长春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06
北京市土地供需研究
国土资源部
68
冯长春
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
二等
10
2006
小城镇及相关区域规划设计导则与标准研究
建设部
69
贾振邦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2006
辽宁省
70
蒙吉军
2006年度北京市精品教材
1
2006
教材
北京市
71
曹广忠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奖
一等
2
2005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课程建设
北京市人民政府
72
曹广忠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3
2005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省
73
冯健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奖
一等
3
2005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课程建设
北京市人民政府
74
冯长春
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
1
2005
国土资源部
75
冯长春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
二等
1
2005
银川市人居环境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
76
冯长春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7
2005
小城镇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研究
辽宁省
77
冯长春
建设部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5
银川市塘徕渠环境整治与改造
建设部
78
卢晓霞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
3
2005
包气带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
北京市
79
许学工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
3
2005
山东省海洋、海岸带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山东省
80
周一星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奖
一等
1
2005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课程建设
北京市人民政府
81
周一星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
2005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省
82
朴世龙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
2004
教育部
83
蔡运龙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一等
2003
教育部
84
曾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二等
1
200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85
方精云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一等
1
2003
教育部
86
贾振邦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一等
2003
教育部
87
刘文新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一等
3
2003
教育部
88
沈泽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0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89
陶澍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一等
1
2003
教育部
90
王学军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一等
2
2003
教育部
91
徐福留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一等
5
2003
教育部
92
许学工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3
2003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途经
教育部
93
王永华
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
二等
2002
国家海洋局
94
蔡运龙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三等
2
2000
北京市
95
贾振邦
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三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
一等
2000
教育部
96
林坚
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奖
一等
2000
项目“嘉兴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建设部
97
王永华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奖
二等
2000
黑龙江省
98
吴必虎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
2000
主持编写的《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北京市
99
许学工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
1
2000
黄河三角洲环境系统研究
北京市